街头路口夜间严看死守。
民政、工商、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没收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社区利用乘凉晚会, 宣传文明殡葬。
社区在城区街头发放文明祭祀宣传单。
新区民政局、文明办表彰命名文明殡葬理事会建设示范单位。
新区民政局、文明办召开文明殡葬工作推进会。
新区民政局党委例会研究文明殡葬工作。
新区管委会领导到基层检查城区禁止烧纸工作。
新区管委会纪政副主任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介绍文明殡葬工作经验。
基层社区安排部署文明殡葬工作。
金普新区民政局 董军儒
金普新区位于大连市中南部,是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北三省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下辖24个街道办事处(不含保税区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涉农街道,城乡人口150余万人。
在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大连市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按照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新区民政局、文明办、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和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全力推进文明殡葬工作。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动配合,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有力氛围。各街道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所属社区、行政村和基层文明殡葬理事会,积极行动起来,全面落实文明殡葬工作各项要求。
据统计,每个祭祀日期间,全区机关部门和街道、社区、行政村和殡葬服务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机关干部、社区和干部、治安防范员、志愿者、保安人员都在7500人以上。累计查处违规经营业户9家、运输烧纸车辆3台,没收烧纸、纸质金元宝等封建迷信用品23车。电视台、先导区报刊登刊播文明殡葬规定、告知书180篇次,印制文明祭祀倡议书80余万份、宣传单120万份,刻制录音光碟900张,悬挂文明殡葬宣传条幅5000余幅,出动宣传车辆120余台。
全区文明殡葬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纸花圈进入殡仪馆完全杜绝,城区街头路口烧纸祭祀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广场、绿地、街心花园、居民小区和主要街道、路口基本没有烧纸现象,以往每逢祭祀日城区街头路口乌烟瘴气、纸灰飞扬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受到大连市民政局通报表扬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还专门下发通报对开展的文明殡葬工作予以肯定表扬。
大力推进文明殡葬工作
综合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成效显著
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文明殡葬工作高度重视,在市政府做出殡葬改革决定的当天,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就做出批示,要求新区要先走一步,在全市起带头作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了机关有关部门和街道、殡葬服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管委会领导亲自动员讲话,传达市委市政府文件,安排部署文明殡葬工作,并及时协调民政、文明办、管委会督查室、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文明殡葬工作的通告》。祭祀日期间,新区管委会主管领导都带领文明办、民政局、管委会督查室、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有关人员深入到全区1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现场督查督办,当场发现问题,当场及时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文明祭祀工作的开展。
及早谋划 明确分工
各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新区民政局、文明办提前与大连市民政局、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新区工作实际,狠抓一个“早”字,突出一个“实”字,贯穿一个“严”字,并把中元节、寒衣节、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重大祭祀日作为落实大连市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工作节点,提前启动各项工作安排。
纪工委、监察局不断加大对党员、干部在殡葬活动中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部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在殡葬改革中,要做到“四个带头”,管委会督查室把督查督办文明殡葬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提前做好计划安排。
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
周密做好推进文明殡葬系列工作
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不等不靠,勇于担当,周密做好推进文明殡葬工作的系列策划、协调、布置和落实工作,积极向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建言献策,努力当好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参谋,保证了文明殡葬工作的顺利开展。
殡仪馆在全市第一家率先关闭了花圈销售部,投入六十余万元对停车场、告别厅、挽联书写部、客户接待部等场所的监控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4个告别厅全部用绢花圈代替纸花圈,免费提供可循环利用的绢花圈和书写挽联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掀起文明殡葬宣传热潮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赢认可
以街道为单位集中开展城区禁烧整治
确保文明殡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祭祀日期间,新区民政局、文明办把城区街头路口、广场禁止烧纸作为整治工作重点。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全区各街道把文明祭祀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认真组织所属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和基层文明殡葬理事会、志愿者、老党员、老干部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出动宣传车、行政执法车在城区街头路口来回巡逻和定点死看死守相结合的方式,每天从下午16时至晚23时在街头路口、广场、街心游园、居民小区站岗值守,及时劝阻制止烧纸行为。
马桥子街道高度重视文明殡葬工作,针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多的实际,采取街道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的方式,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带领所属人员在主要街路巡查、死看死守取得了显著成效,
光明街道以楼单元为基点,宣传工作落实到人。该街道还积极探索创新街头禁烧执勤方式,制作了40余张宣传板,放在容易发生烧纸现象的街头路口,在站岗巡逻人员的旁边树立,醒目提示来往居民要注意文明祭祀,效果较好。
海青岛街道利用居民对“大管事”的信任,充分发挥民间丧事“大管事”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了不准报大丧、不准请鼓手,不准扎纸草,不准搭建灵棚吹喇叭,不准焚烧冥纸和摆放一次性纸花圈的“五不准书”,并将“五不准书”印发到“大管事”手中,让他们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引导和说服居民破除陋习,丧事简办。
金石滩街道、湾里街道、得胜街道、友谊街道、中长街道、拥政街道、站前街道集中开展了不文明殡葬行为的专项整治,街道组织辖区民政、行政执法、市场监督、公安等有关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辖区内的殡葬用品批发、零售店铺、殡葬用品经营业户以及出售冥纸的食杂店进行宣传教育、清理整顿,从源头上遏制了封建迷信用品的泛滥。
借全市开展殡葬改革之机
啃殡葬管理“硬骨头”
为彻底解决座山公墓的脏、乱、差顽疾,新区民政局决定借全市殡葬改革之机,在中元节和寒衣节对座山公墓存在的墓区烧纸和燃放鞭炮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民政局起草了《座山公墓墓区禁止烧纸和燃放鞭炮通告》,连续一周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印制了《座山公墓管理规定告知书》5万份,通过街道所属社区、村委会,把告知书送到居民家中,让居民知晓明了公墓管理规定。民政局和马桥子、海青岛、大孤山街道机关干部在祭祀日期间,每天从凌晨3时至下午15时,在座山公墓严格盘查,严看死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耐心细致的劝阻制止祭扫群众的不文明祭祀行为。经周密细致工作,墓区基本没有烧纸和燃放鞭炮现象。
民政局还组织力量对金州南山公墓存在的墓区烧纸问题进行了综合整治,杜绝了墓区烧纸和燃放鞭炮现象,净化了墓区祭祀环境,消除了山林防火隐患,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首创城乡文明殡葬理事会
推进殡葬惠民破解基层工作难题
为破解城乡基层殡葬管理工作难题,完善殡葬管理网络,调动城乡基层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丧俗改革的积极性,民政局和文明办在全省首创设立了城乡文明殡葬理事会。城乡基层文明殡葬理事会的成立,一是搭建了基层殡葬管理服务平台,破解基层 “殡葬工作管不过来、管不住”的难题。二是基层殡葬工作由一元管理变为多元管理,实现城乡文明殡葬管理全覆盖。
新区首创的城乡文明殡葬理事会,受到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也被新区宣传部、文明办评为“金州新区十大文明品牌”。
推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严格落实殡葬惠民政策
新区民政局大力推进以实现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减轻居民群众丧葬经济负担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殡葬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在2009年实行免除城乡低保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出从2013年1月1日起,免除新区城乡户籍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免除费用项目和标准包括:普通殡葬专用车辆运送遗体费、3日内普通冷藏遗体存放费、普通设备遗体火化费、普通卫生纸棺、普通骨灰盒共5项基本费用,合计1500元;被免除的城乡户籍居民丧葬费用所需资金全部纳入新区财政预算,由区财政给予资金保障。至今已免除丧葬基本服务费700余万元。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新区的文明殡葬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城区店铺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检查时很好,暗地里还存在售卖烧纸、冥币现象;偏僻街路和城乡结合部还存在街头路口烧纸现象;涉农街道的文明殡葬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居民办丧事还有搭灵棚和放哀乐、鞭炮扰民、撒纸钱现象。
这充分说明,新区典型的城乡两元结构特点,向几千年落后的祭祀观念宣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注定了殡葬改革工作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新区民政局决心和文明办、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和街道共同努力,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大连市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确保文明殡葬工作取得实效,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