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当米其林"血统"餐厅来到广州品牌效应几何?

发稿时间:2017-03-20 17:09:37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青年网

  [《米其林指南》要来广州?在2月底的2017年广州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广州市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尽力争取将《米其林指南》引进广州,目前正在洽谈中。

  其实,广州“吃货”对《米其林指南》并不陌生。近年不少有米其林“血统”的餐厅更是大举进军广州。因此,消息一出,马上引起广泛关注,本地餐饮名店都十分希望能摘到这颗星星,因为伴随而来的,除了是餐饮业界的无上荣誉外,还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及经济利益。

  近日,广州市旅游局副局长谭爱英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米其林正式进入中国内地,相信会拓展更多城市。而广州定位国际之都,同时“食在广州”名片闻名全国,若米其林进入广州,广州相关部门将非常欢迎同时积极配合,力求把广州美食推广到全世界。不过《米其林指南》来不来广州,什么时候来广州,则暂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进度表”。 ]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文 廖木兴/图

  ★当年

  以米其林作为“生招牌”的餐厅

  米其林是按照单间餐厅来评选的,而非品牌。由于米其林尚未来到广州,严谨来说,广州并没有米其林餐厅。不过由于这个品牌实在太响亮,在其他城市登上过米其林榜单或者声称由米其林主厨主理的餐厅在广州开店时都会以“米其林”作为“生招牌”。

  广州最早的米其林“血统”餐厅是1997年在宜安广场开业的利苑酒家,这家1973年在香港开业的著名连锁粤菜酒家是甜品“杨枝甘露”的创始者。不过此时的利苑离米其林还非常遥远,直到2008年底,首本《2009年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发布,港澳多家利苑摘得一星,才为其注入了米其林基因,因此利苑一直没有用“米其林”大肆宣传,很多顾客甚至不知道它在港澳米其林指南上的“辉煌战绩”。

  随后广州出现过好几家声称由海外米其林主厨主理的餐厅,如珠江新城的LANDMARK BISTRO,以及与正佳合作的另一个品牌餐厅Li Chateau,均以“米其林主厨”为宣传卖点,虽然价格不菲,但仍吸引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

  ★现今

  购物中心大举引进米其林系餐厅

  近年购物中心餐饮占比越来越高,且升级趋势明显,除了拼口味、拼环境外,也要拼品牌。购物中心大举引进并宣传米其林“血统”餐厅是从2014年开始的,当时曾在香港摘获一星的鼎泰丰开进太古汇,随后翡翠拉面小笼包、莆田等均以“米其林推荐食府”招徕顾客,尤其后者亮相太古汇后更掀起疯狂的排队潮,有人不惜等位4小时只为一尝“林青霞推荐的米其林美味”。

  2016年新加坡首度推出米其林指南,以前在香港指南中只获得过“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厅”的莆田首次摘获一星,即使远在广州的分店也马上更换新的菜牌及海报,以强调自己已经是“有星的餐厅”。

  去年10月才开业的天汇广场,成为另一个米其林“血统”餐厅集中营,率先亮相的是在香港连续7年斩获“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厅”的靠得住,近日,去年刚在上海摘得二星的御宝轩在这里开出内地第二家门店,更成为广州美食圈的盛事,这还是首次有摘得米其林二星的餐厅品牌进入广州。随后这里还会开鼎泰丰,令“摘星”餐厅增至三家。

  ★疑惑

  这些广州分店,口味是否有差?

  第一批到御宝轩“打卡”的吃货对新快报记者说,上海御宝轩拿到米其林二星后,要至少提早一个月预订,到上海出差曾特意一试,觉得出品惊艳,现在开到广州,便第一时间来一试,她认为广州分店能保持上海店的水准。

  对于广州分店并非真正摘星的米其林餐厅,出品会否有偏差,一直是消费者的疑虑。就此,莆田主厨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他们在新加坡、香港及内地的门店货源都是在福建莆田当地直取,且菜牌上每个菜品都有严谨统一的烹调标准,每开一家分店,集团行政主厨都会驻店一个月培训厨师以保障出品稳定,因此保证广州顾客吃到的品质与新加坡摘得一星的吉真娜露店是一样的。

  而鼎泰丰方面也表示,餐厅全球分店的蒸笼由电脑系统监控,面皮的尺寸、重量都有严格标准,无论哪家分店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转至B02版)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