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专家:中国深海空间站主要是用于科学考察

发稿时间:2017-03-13 15:53:13 来源: 环球网 中国青年网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副所长、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3月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被指有“军事用途”的深海空间站主要是用于科学考察。

  本世纪初,中国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2012年7月,“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目前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此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在西南印度洋、西北太平洋、西北印度洋等海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共完成了上百次试验性下潜,取得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是海洋、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家通过搭载 ‘蛟龙号’潜水器到现场考察,取得很多成果。”颜开表示。

  除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目前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进入总装阶段,下半年将交付使用,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研制,预计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颜开介绍,“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可以在水下停留12小时,只能容纳几个人。未来的深海空间站可能是千吨级的,可以在海底停留半个月甚至几个月,而且可同时容纳几十个人一起工作生活。

  颜开对《环球时报》表示,“‘蛟龙号’潜水器可以覆盖全世界99.8%的海洋面积。剩下0.2%指的是几个大洋深沟。研制11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就可以覆盖剩下的0.2%海洋面积,实现全球海洋面积全覆盖。科学价值非常大,有利于人类去探索未知世界。”

  即将交付使用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实现了全国产化,提高了作业能力,安全可靠性等性能方面进行了提高。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承受万米级水压环境的材料、结构、通讯、能源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一旦研制成功则意味着我国具备万米载人深潜能力,深海实验室即将变为现实。

  对于深海空间站的发展,国际社会非常关注。外界分析认为,在军用领域,深海工作站具有战略作用。在战争中,解放军可用此部署反潜战监视系统,探测敌方潜艇。 颜开认为,这些观点有炒作嫌疑,深海空间站主要是用于科学考察。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深海空间站主要是发现新物种,对海底环境、矿产资源等进行科学考察的平台。”

  一位专业研究人员3月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建造潜水几千米以上的深海空间站,其技术难度,经费投入都是相当可观的,远高于太空空间站。从目前的技术能力看,向深海空间站输送物资和人员十分困难。如果深海空间站用于反潜作战,那代价也太高了,与现有的反潜技术手段比,性价比太低。成本巨大就不可能建设多个深海空间站,也就不可能对特定海域进行有效覆盖,反潜效能就要大打折扣,得不偿失。因此,科学研究应当是其主要的用途。

  这位人士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有能力开展一些太空或深海的探索研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为全人类谋福祉,但总有一些人,见不得中国的发展进步,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总是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上说三道四,逆世界潮流而动。”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