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矿区挖出龙血琥珀:当地并非第一次挖出宝石

发稿时间:2017-03-08 16:04:00 来源: 综合 中国青年网

  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琥珀”或“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约在99个百万年左右。

  近日一则矿区挖出龙血琥珀的新闻引发关注。据《俄罗斯报纸》消息,整个一块重达3公斤多的太阳石被从加里宁格勒琥珀工厂的滨海矿区挖了出来。

  报道称,这么大一块已经化石了的树脂十分罕见。琥珀厂新闻处称,在这里最近一次开采出超过3公斤的天然金属还是在30多年前。这块琥珀的确切重量为3180克。三月初,在冬歇期后,在琥珀村镇的矿场中开始了新的开采季。

  琥珀厂称有两个大发现——两块分别重2.36公斤和1.3公斤的琥珀,后者因为有罕见深重的“龙血色”而具备特殊价值。俄罗斯国家贵重品保管局会对这些琥珀作出最终评估,该部门的专家正在确定所有这些超过1公斤重的波罗的海宝石的独一无二性。

  加里宁格勒因临近波罗的海,所以出产的琥珀叫“波罗的海琥珀”,颜色金黄透明似水晶,质地晶莹如珍珠。4000万年前,气候温暖,波罗的海沿岸,针叶林遮天蔽日,大量的树脂汩汩淌出,渗入地下。后来,严寒降临,大地冰封。再后来,冰消雪融,水位上升,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森林没入海水中,渐渐腐朽。数万年之后当海水退去,原先森林所在的地方,覆盖着厚厚的砾石和腐土。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树脂“化蛹成蝶”,变作晶莹透明的宝石——琥珀。

  俄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开采了第一个矿坑,但因产量极低而关闭。新的一座矿坑于1976年开挖,工人们向下深挖50到60米,将矿坑底层混合岩石的琥珀舀出后,再用高压水枪将矿石上的泥土冲刷干净,污水随后被排放到海里。然后,工人们利用索铲挖土机将一些无矿岩石移走,最后,挑选出来的琥珀矿被送往选矿厂进行分拣、切割、抛光、雕刻等处理,这些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这里的琥珀主要是根据个头大小来分类的,个头越大就越值钱。

原标题:矿区挖出龙血琥珀:色泽不凡价值特殊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责任编辑:孙钊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