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一旦发展成为抑郁症,就很难自行缓解,必须接受正规治疗,然而在病情变得如此严重之前,家人是完全有机会阻拦病情发展的。
王丽莉主任表示,不是有抑郁情绪就是患了抑郁症,程度较轻的产后抑郁可能是产后心境不良, 产后心境不良的发病率更高,可能超过50%。一般在产后3-7天发病,表现有莫名原因的哭、失落,随着对新身份的适应,伴随着家庭的支持,一般会在产后10-14天自行缓解。有些产妇产后变得挑剔,经常心情不好,这些大多是产后心境不良的表现。
很遗憾,遗书中也出现了死者生前经常哭的内容,然而丈夫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告诉她要自己调节。王丽莉主任表示, 生一胎后患有抑郁症的产妇生育二胎时的发病率更高,“现在很多人有生育二胎的意愿,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最可怕的“扩大性自杀”
塞提亚(Sujata Setia)作品
几年前,外界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还很有限,其中不乏一些人认为产后抑郁症就是矫情,就是没事找事,就是仗着坐月子“作威作福”,王丽莉主任表示,她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可喜的是随着宣传的加强,持有这样人观点的人正在减少,“我接待的患者中,不少家属直接说:‘您给看看,是不是产后抑郁症。’除了本市患者,还有河北省、东北的患者也来我们这里就医,大家的认识都在提高。”
大多数人已经能认识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特定人群发病的抑郁症,同样存在自杀倾向,更为可怕的则是此次这位跳楼的母亲做出的行为——扩大性自杀。“存在扩大性自杀行为的母亲心里会认为孩子活在世上很痛苦,将他们带走才是对他们好,遗书中也有这样的字句,母亲在解释为什么带走孩子时提到不能再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王丽莉主任说。
在抑郁症的众多发病因素中,只有社会因素是可以人为干预的,给予产妇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产妇离产后抑郁症更远一些,也能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产妇同时也应增强学习,对可能面对的生活状态的改变、生产可能经历的痛苦尽量多作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