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食盐价格明年起放开 倒逼盐企转型 行业将重新洗牌?

发稿时间:2016-10-11 16:42:00 来源: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多地曝出假盐毒盐

  假冒食盐35吨被查 专业包装外观真假难辨

  今年4月12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石家庄市盐政管理处联合侦破了一起工业盐冒充食用碘盐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曹某后被检察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逮捕。

  石家庄市桥西区检察院检察官秦昕介绍,曹某最开始只是将从他处批发来的私盐,放在自己摊位上销售,在尝到甜头后,专门从山东购置了成袋的工业用盐以及印有“中盐河北盐业专营有限公司”“河北省著名商标”“海晶”“绿色碘盐”等字样的包装袋、包装箱,更买来封包机、打包机等工具。

  根据公安机关对曹某的讯问,黑窝点已售的“食盐”分为3种:第一种在包装上最接近群众常购买的食盐,每箱32元、50小袋,而盐业公司出产的同规格食盐每箱82元;第二种是每袋30斤的中包装,含10小袋,每小袋3斤;第三种是每袋50斤的大包装,含10小袋,每袋5元,出厂价仅为28.5元。

  警方和盐政部门在现场搜查发现,半成品工业盐共计13.5吨,成品包装盐多达240箱,合计查获假冒食用盐35吨。这半年间,更有数量不明的假盐流向了普通市民的餐桌。

  业内人士指出,工业盐包括亚硝酸盐和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等,成人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发中毒,摄入3克即可致死。

  利润高达十余倍

  假盐流入17省市

  记者梳理发现,有关假盐的案件报道至少可以追溯到1994年。近3年各地公开报道的假盐刑事案件有数百起,涉及至少17省市。其中,2015年江苏警方破获的案件中有超过20000吨假盐流入北京、天津、山东等地。为何近几年各地制售假劣食盐的违法犯罪不断抬头、愈演愈烈?

  ——造假成本低,利润巨大。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工业用盐每吨售价只要400元左右,劣质工业用盐的价格更低,相比之下,食用盐每吨市场售价超过4000元。单在石家庄工业用盐制假售假一案中,制售假盐每吨的利润高达9倍,此前贵州曝出“牲畜用盐卖给人用”案件,部分假劣食盐的利润可达20倍。

  ——制售门槛低,原料易得。秦昕介绍,制假分子在破旧库房里对袋装的工业盐拆分后,先用塑料桶进行大致称量,再用封包机和外观精美的“食用碘盐”包装袋进行包装。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用于假冒食盐的主要是精制工业盐、畜牧盐,也有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印染助剂的盐类。虽然工业盐由盐业公司统一管理经营,但购买渠道畅通,很多化工商贸公司都有卖。

  ——多窝点多模式制假,呈现团伙化、规模化趋势。在哈尔滨警方破获的案件中,嫌疑人拥有6个分散在多处的制假、包装和仓储窝点。而在广州警方查获的案件中,制假团伙采取“速战速决”的加工模式,收取订单当天进货,深夜加工包装,即时出货,并且20多天就转换一次制假窝点。

  ——产销“一条龙”,涉及地域广。在2015年涉及7省市的特大以工业盐冒充食盐案中,涉案团伙不仅通过传统的分销网络和互联网售卖,更勾结长途客运司机将假盐销往外地。多起假盐案中,假盐整体包装条喷码、安全标志一应俱全,除了袋侧的折印外,与正规食盐外观无异,消费者几乎无法分辨。

责任编辑:宋继祥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