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0公里的时速中保持图中这样精准的控制,你可以想象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是多么优秀。显然,张超的操纵是完美的,正因如此,降落同时,LSO指挥员给张超的操作打了"3分",在预备上舰的飞行员训练中,这是少有的高分。原文配图:张超奋力前推操纵杆,试图压低机头控制战机。
看上去很有道理,然而:
第一,故障是突发的,没有预告的,处置时间以秒计算,而我们是拿着手机解读的,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请保持敬畏;
第二,那是战斗机飞行员职业的本能和自尊,在飞行出现问题时,首先是看自己有没有操纵失误,并想办法补救,而不是一跳了之;
第三,我们不是飞行员,永远无法理解他们与飞机之间的感情,生命高于装备,飞行员都知道,而关于热爱,谁又真的知道多少。
四
既然选择了弹射,为什么飞行员还是牺牲了?
再看一遍这张图:
歼-15的弹射系统十分先进,可以实现零高度弹射,但是,当时飞机仰角已近80度,弹射出舱后飞行员与地面几乎是平行的,未能拉开高度差,造成降落伞没有时间完全打开,张超在弹射的巨大势能中坠地,对内脏产生极大的冲击伤,不幸牺牲。
五
何为电传故障?
一架电传飞控的飞机,飞行员是通过机载计算机系统和电信号来操纵飞机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机械装置直接控制舵面。
电传故障指的是飞控系统和作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出现了问题。传播系统不可逆的破坏性故障,导致飞控系统直接失去对飞机的控制引发飞机坠毁。
通俗的说,有点类似于“死机”。
六
歼-15不可靠了吗?
先后飞过8种型号战机的张超不止一次说过,歼-15是他飞过最好的飞机。
歼-15使用的是与歼-11B一脉相承的电传系统“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属于一套安全系数较高的电传系统。但是,歼-15毕竟是一型新式战机,电子系统的兼容性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验证去调整。
这正是戴明盟、张超这一代舰载机飞行员所承担的使命之一,惊天一着的潇洒背后,注定是负重前行的残酷。
《海军飞行员亲述:我们为什么会掉飞机?》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战斗机飞行员是为赢得战斗而生,安全并非首要考虑,甚至经常要冒险去突破战斗力极值。
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冲锋在前的战士,也需要默默耕耘的科研人员,请不要用随意的评论伤害他们。
近期有官方报道的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天脉II获得国家定型,成功填补一项重大国内空白。
这个国家一直在努力着,相信未来我军战斗机的“大脑”会更加先进可靠,相信在事故不到一月后就顽强复飞的舰载机飞行员,会传承张超烈士的遗志——永不退缩,永远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