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塑型”,打造联合作战中枢
西部战区优化联指席位“门槛设置”提升运转效率
第13集团军组织合成营进行联合演练。高效文摄
装甲装备保障实施计划、特种装备器材调配建议……短短30分钟内,先后有7份装备保障方案分发下达。2月中旬,记者走进“瘦身”后的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目睹了高效运转带来的可喜变化:原本应由3个席位协调分发的这些方案,如今都出自装备保障协调席1个席位。
据介绍,在原军区作战指挥中心基础上构建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增加了空军、火箭军等军兵种,增设了空域管理、测绘导航等作战要素,加之战区部队和机关部门出于各自考虑,指挥席位设置之初曾有交叉重复的弊端。
“联合作战是攥指成拳,从要素、力量上看是做‘加法’,但在联合指挥上却应该做‘减法’,才能实现高效指挥。”该战区党委态度十分明确:用“门槛设置”来为联指中心“瘦身塑型”。
围绕“如何联出精干高效与灵敏顺畅”,他们根据战区担负的作战任务和联合作战指挥需求,科学设置“小核心大外围”门槛,大胆过滤,一下子砍掉了与联合作战指挥关联不大、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数十个席位。紧接着,他们又对那些职能相近、任务交叉的席位果断“关停并转”,融合消化10余个席位。比如,他们将人武系统民兵力量席和预备役部队席2个席位调整为国防动员1个席位,将原来的通用装备保障、特殊装备保障等5个席位合并为装备保障协调席1个席位。
“瘦身”后的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令人耳目一新,设置的联合作战计划、战场预警、综合态势、数据资源、领航引导等席位,不仅包含作战指挥各个要素,而且战区空情、火箭军部队动态等情况也首次适时进入了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真正实现“一网联三军、一键令三军”。
为确保横向与战区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机关,纵向与一线作战部队的互联互通,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通情报、指挥等数十条链路,确保指挥链路的通畅快捷。在近日组织的一次模拟指挥部队参加地方抢险救灾行动中,指挥席位不仅联哪哪通、点谁谁到,而且各席位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灾情预报预警、部队紧急出动等反应时间都比过去大幅缩短。
(特约记者龙绍华、黄建华)
观训快评
立起指挥打仗的“思想门槛”
■魏 春
从军区到战区,一字之变,带来的是重组和新生,其组织架构、使命任务、运行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转变。
战区主战,领兵打仗是核心职能;联合作战,指挥中杻建设是关键所在。既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调研论证时间又紧迫有限,联合作战究竟该怎么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又该如何联通?这既是技术问题、指挥问题,同时也是思想问题、观念问题。
在联合指挥中心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握联合作战指挥所需这一“硬杠杠”与“铁原则”,科学采取过滤、合并、撤销等方式方法,精简与作战指挥联系不大、结合不紧、作用不显、地位不重的席位,才能真正让“三头六臂”收放自如、运转高效。
一切按打仗要求编配,立起的绝不仅仅是席位设置的“铁门槛”,更是领兵打仗、指挥打仗的“思想门槛”。要瞄准主战、联战、能战、胜战的主业主责,坚持用新理念适应新体制、新职能,聚力备战打赢,不负使命重托。时刻牢记战区模式下领兵打仗这一核心职能,真正从上严起、从抓“中军帐”建设严起,从起步即严做起,才能更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习主席“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如铁训令,将我军联合作战训练逐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