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稻花香里说丰年|稻菽黄 瓜果香 看传统水稻种植村的发展新图景

发稿时间:2024-09-30 15: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杨逸凡)金秋九月,记者走进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太平村,这里稻菽金黄,瓜果飘香,正是丰收好时节。

俯拍西太平村。梅河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刚进村,梅河口市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连武就热情地招呼记者去合作社的大棚里看看,“2016年以来我们合作社做的生态园,园区目前建有香瓜、葡萄等采摘基地,果蔬种类达30余种,能为我们村民增收20%至30%。”

  以吊秧香瓜为例,由于西太平村的香瓜口感好、口碑好,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采摘,每年8月的采摘节活动,游客络绎不绝,可获利润20余万元。

  而在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前,西太平村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地,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也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水稻和有机米为主。

  这是源于西太平村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位于吉林省优质水稻种植核心区,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中央,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出产水稻品质出众。

  2006年姜连武成立了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在生产环节,改变了小农户生产方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他坚持不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全部施用农家肥,利用人工防虫除草、鸭稻共生等田间管理新技术,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天然绿色“鸭田米”。

西太平村曙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连武

  每到新粮集中上市阶段,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常因为没有烘干、仓储、加工设备,不得不把粮食早早卖掉,好粮卖不上好价钱常有发生。合作社就为农户提供烘干、仓储、加工服务,充分发挥产后效能,帮助村民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

  经过18年的发展,合作社的水稻产业如今已经进入“订制时代”。“我们现在主要做订单,生产中高端大米。也有自己的加工厂,坚决不用陈米”,说起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姜连武底气十足。

  不过,一向土地要发展的老姜,现在有了一些“新帮手”。

  近年来,当地推出“吉乡农创园”项目,与长春电子科技学院一道,发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特色,深入挖掘西太平村产业亮点,将科技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助力示范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协助曙光镇打造特色村庄开展文化赋能。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持农创、科创、文创、商创“四创”融合,开发打造文旅品牌。

“吉乡农创园”项目推出的文创产品由大学生设计

  年轻的大学生“帮手”们,将乡村振兴项目带入教学实践,完成各类设计方案60余稿,包装、海报、钥匙扣、冰箱贴各类产品700余件。

  因稻而兴,学生有了实践平台,乡村振兴也有了新抓手,乡村农旅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

  借力当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西太平村打造了一座稻米研学馆,仅今年前9个月,这里就吸引了近万人次参观交流学习。

西太平村打造的一座稻米研学馆 杨逸凡/摄

  “现在为了配合研学主题,我们利用闲置农房,打造了三家民宿,可以接待20人左右。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参观、体验,真正了解粮食。”姜连武说,下一步他们还将争取政府更多的资金扶持,把村里的闲置房屋更多更好地利用起来,提升接待能力,计划将接待能力扩大到100人左右。“让南方的朋友们不仅能吃上我们梅河口的大米,还能来这里住下,体验我们东北的风土人情”,姜连武想让更多的人来到梅河口、走进曙光镇,住到西太平村。

  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打开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现在的西太平村村美民富,鸟语花香果如蜜,溪水潺潺人安乐,一幅“干净整洁、美丽典雅、和谐宜居”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绘就。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