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长征路上学党史|从革命诗词里感悟红军长征精神

发稿时间:2024-07-25 15: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宋静 李华锡)“我最喜欢‘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一句,它体现的不光是会昌自然风景独好,也暗含了南线革命形势独好,这样一种情境,是一句一语双关的句子。”

  7月17日下午,参加“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采访调研团来到赣州市会昌城外的会昌山。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干部杨苑,作为采访调研团的讲解员向大家吟诵并介绍这首《清平乐·会昌》。

  会昌县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干部杨苑吟诵《清平乐·会昌》。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静 摄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词碑位于会昌城外的会昌山。1934年4月正值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形势严峻。毛泽东主动要求来到南线重要门户会昌,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南线的革命军事斗争。

  1934年7月23日,在即将结束此次南线调研工作,准备返回瑞金之际,毛泽东登上了会昌城外高峰,回到文武坝住所后写下了这首词《清平乐·会昌》,成为留给会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5年,中共会昌县委、县政府在会昌城外的会昌山上修建了《清平乐·会昌》词碑。

  杨苑说,今天重新品读《清平乐·会昌》,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困境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在逆境中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绝境中百折不挠、对于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她认为,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与挑战,“我们更要以‘君行早’的姿态,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的壮美华章。”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钰鑫也跟随着调研团来到会昌山,登上会昌山,眺望远方,寻访毛泽东同志创作《清平乐·会昌》的历史场景。

  他站在会昌山上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吟诵起“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词句,感悟着一代伟人坚定的革命自信、开阔的革命胸襟和独特的战略眼光。

  在与随行学生的交流中,王钰鑫找到了通过革命诗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子。未来,他将以革命诗词为线索,走进一个个党史事件发生地,开发以革命诗词为主题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从革命诗词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走好自己的新长征路。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清平乐·会昌》词碑前驻足。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静 摄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7月18日,采访调研团走进瑞金市大柏地战斗遗址展览馆。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战斗,被陈毅赞誉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一个辉煌战例。

  大柏地村是“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大柏地战斗”的发生地,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

  大柏地乡大柏地村《菩萨蛮·大柏地》刻碑字。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静 摄

  1933年夏,已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再次来到大柏地。毛泽东环顾四周,摸着路边农舍墙上的累累弹孔,忆起当年红军在这里拼死打伏击的场面,心潮澎湃,诗兴盎然,吟成《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通过这首词高度赞颂了大柏地战斗和苏区的大好革命形势。

  当年大柏地的杏坑,由于词中的“弹洞前村壁”一句,当地百姓改名为“前村”。村子里有一栋房子,是大柏地鏖战的历史见证。在土坯墙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鏖战的累累弹痕。

  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以来,大柏地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夯实红色党建堡垒,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讲好红色精神故事,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不断擦亮红色名片,叫响红色声音,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大柏地战斗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伟大斗争,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建设好大柏地展览馆,传承好大柏地战斗故事的重要意义所在。”瑞金纪念馆大柏地旧址负责人刘阳说。

  刘阳认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以此来激励自己,面对更大的困难,要勇于去挑战,勇于去面对。“我们也要加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好革命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据了解,此次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由赣州市委网信办、赣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江西线活动,深入于都县、信丰县、会昌县、瑞金市等地,领悟伟大长征精神,感受赣州城乡发展的喜人变化,展现老区新貌,进一步深挖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今年8月下旬,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还将开展福建线采访调研,走进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开展实地探访。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