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张诗莹)中国陶瓷独步天下,纵看中国陶瓷千年发展史,细观每个时代陶瓷身上的历史文化烙印,不难发现,中国曾因“陶瓷之国”的美名得到世界认知和称赞,也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无数传世经典之作。而作为我国五大瓷都之一的淄博,其陶瓷以造型古朴、工艺精湛、色彩绚丽等独特风格,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
“抟土成器,陶于河滨。”据了解,淄博陶瓷生产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境内先民们掘地筑窑、焚柴而陶。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陶瓷界视为珍品。建国后的淄博陶瓷更是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陶瓷制品无论在造型还是釉色装饰上皆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誉为“当代国窑”。
2011年5月,淄博陶瓷烧制技艺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传承淄博瓷烧制技艺,记者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校处获悉,作为高青县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该校承担着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学校积极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实践课堂。
2015年,高青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校结合当地非遗资源特点,建成了“淄博陶瓷研习基地”,配备了专业陶艺设备、教室和展厅,组建了由非遗传承人任教的教师队伍,组织编写了《走进淄博陶瓷》非遗实践课程教材。自此面向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全覆盖式非遗实践课程教学,并承担起全县“非遗进校园”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自《走进淄博陶瓷》非遗实践课程开设7年以来,学校每年培训学生3000余人,至今培训总人数超2万人。课程从“走进博物馆了解淄博陶瓷的辉煌历史”到“非遗传承人传统制陶技法的演示”,再到“学生动手体验”,过程中,学生们全方位地感受淄博陶瓷的魅力。
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手艺人前赴后继,将淄博陶瓷烧制技艺代代相传。让年轻的人才接过前人衣钵,是保护这门古老技艺的关键。非遗实践课程进校园,助力新时代青少年激燃熊熊窑火,赓续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