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为什么Z世代青年偏爱“国潮”?

发稿时间:2021-03-09 21: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的故事#微博话题持续聚焦青年关注,围绕#建议设立国家汉服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唐宫夜宴为什么火#等热议的“国潮”话题,邀请了代表委员和青年网友共同参与讨论。有报道认为,“国潮”以品牌作为载体,既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个性的张扬,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自然回归和凸显。

  你怎么看Z世代青年越来越喜欢“国潮”?我们距离“越传统越潮流”,还远吗?当“国潮”走出国门,哪一刻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挺好”?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提到:“现在出国,我说我是中国人,外国人的态度跟以前一点也不一样了,以前先问你是日本人吗,现在就会问你是中国人吗,我说我是中国人,然后他们态度马上非常友好,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是你坚强的后盾,国家实力的强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海外自信的原动力。”

  刘月宁被誉为“中国音乐的世界符号”,她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名扬琴演奏家,也是一名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者。近十几年来,以扬琴为纽带,她致力于用音乐沟通中国与世界。作为一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亲历者,十几年的“出海”经历让她感受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长的文化自信。

  2005年至2006年期间,刘月宁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修音乐教育和匈牙利乐器钦巴龙(被称为匈牙利本土的“扬琴”,与中国扬琴在形制等方面有区别)。在她的独奏音乐会上,她用中国扬琴与匈牙利著名钦巴龙演奏家鲍罗格·卡尔曼合作了一曲《索特马尔舞曲》。

  两种乐器的美妙融合震撼了观众,更令李斯特音乐学院在时隔60年后,重新为钦巴龙设置了课程,让这门乐器在世界著名音乐高校中重焕生机。李斯特音乐学院院长评价此次合作“为中匈两国人民历史揭开新篇章迈出重要一步”。“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为之倾倒,面向世界的融合创新又赋予本地古老乐器以新的生命,这就是我眼中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刘月宁说。

  如今,刘月宁所在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负责海外音乐孔子学院的教学运转、管理以及中外音乐文化“交互式”传播工作。2020年3月31日,中国疫情刚进入平稳期,由她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领衔演奏,联合美国、丹麦、德国、乌克兰等6国青年音乐家,“云合乐”原创全球抗疫主题MV《风和日丽》温暖全网。她说,希望用中国乐器和中文,演奏、演唱出大家心中共同的歌,同时在创作、录制和制作过程中,把中国抗疫故事讲给这些国家的青年音乐人。据不完全统计,这首《风和日丽》MV在新浪微博的粉丝关注量达到34.9万人,全球驻外使馆网站和中外各大网站的点击量达到1.4亿人次。

  “国潮”火到了国外,那中国Z世代青年如何看“国潮”?在委员与青年网友的“分屏云视频”采访中,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郑楚伊同学认为:“国潮产品的高质量是当下年轻人愿意选择购买的主要原因,其次因为国潮产品设计愿意去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并且在其中加入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来自内蒙古大学的王忆玲同学则认为:“‘国潮’代表着一种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表现出新生代群体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消费主张的变化。”

  你怎么看Z世代青年越来越喜欢“国潮”?欢迎参与#中国人的故事#微博话题留言讨论!

策划:王海 杨月

记者:李慧慧 牟昊琨

视频:白杨融媒团队

参与拍摄:李艺婷(实习) 刘雨萱(实习) 童露雅(实习) 王琢玉(实习)

杨俊坤(实习) 赵雯莉(实习) 高曦(实习) 夏铭(实习)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