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非遗进校园 | 乡土教育融合美育,浇灌出云乡深处的非遗之花

发稿时间:2021-01-13 12: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理市东门完小霸王鞭、八角鼓课间操。

  中国青年网大理1月13日电 一汪溪水蜿蜒穿越整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斑驳的青石路镌满了光阴故事,白墙青瓦,雕梁画栋,盛满了岁月浮沉。在午后,坐落在静谧古城的大理市东门完全小学总会传出稚嫩的童声:“一个螃海八只脚(咿吆),两个甲甲一个口,两只小眼黑悠悠,哎呀人偷(哪哈)瞧(咿呦)”,古韵悠悠的白族调回响在苍山洱海。

  大理市东门完小。

  作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州素有“文献名邦”美称。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多民族聚居融合过程中也创造出了璀璨历史文化。2011年3月,大理被原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切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依托大理州丰富的白族非遗文化资源,率先在大理市东门完小开展非遗进校园创新实践。

  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以“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的乡土教育理念为引领,将所在地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融入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以乡土艺术之美育化儿童心灵。先行先试,系统性开发非遗课程、丰富非遗课堂教学内容、创建“非遗特色学校”。此项工作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2020年10月,在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该案例入选“十大优秀案例”。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杜漪介绍:“我们每年会在全州12个县市组织开展不少于60场非遗进校园活动,涵盖大、中、小、幼儿园及各类专业培训学校,授课内容包括传统技艺类、戏剧曲艺类等。”穿越千年的大理州非遗技艺在苍山洱海畔与每一位少年邂逅,并在他们手中重新焕发生机。

  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多层次非遗教育体系

  教育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52号建议【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全面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答复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结合现实条件,遵循教育规律,因地制宜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构建非遗教育体系,保障了非遗校园传承工作的常态化、正规化、序列化运行。

  乡土教育与美育融合,打造白族特色非遗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美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开设特色地方课程与大理州非遗进校园工作融入乡土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学生在松鹤村唢呐文化传习所表演。

  在大理东门完小,白族剪纸、白族扎染、白族大本曲、白族调、白族霸王鞭等民族特色非遗项目与美术、音乐、体育课程相融合;在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小三家小学,彝族打歌成了体育课上最欢乐的项目;在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白族唢呐是学生们最喜欢的音乐课堂。在大理州剑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木雕成为工艺美术课的必修课程。

  杜漪介绍:“非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非遗在校园传承的主渠道,系统课程可以保证教学长期有序开展。”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在主导课程编制时,注重非遗进校园工作的特色化、个性化和灵活性,根据各学校诉求、各项目传承特点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目前大理州已建成13所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非遗课程。

  大理州东门完小大理非遗进校园档案汇编。

  东门完小立足白族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契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特点,从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音文字再到专业非遗技能,紧扣“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挖掘非遗项目的内容深度。2016年东门完小首次将白族大本曲优秀曲目《英台赏花》融入学校音乐课程,唱本人物故事与日常教材所学《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天然有亲切感。后面逐渐融入传统曲目《望夫云》《大理是个好地方》等曲目,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白族大本曲。同时,以相同模式将白族调融入音乐课程、白族剪纸融入手工课程、霸王鞭舞蹈融入体育课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体验中感受乡土非遗之美。

  大理市东门完小校长杨万兴介绍说:“我们围绕白族文化进校园思路,将白族调、剪纸、霸王鞭课间操、非遗文化墙等内容和形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把乡土教育和青少年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美育熏陶,夯实文化底蕴,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

  完善非遗教本教材,规范教学内容。现行教育体制下非遗课程尚未编入国家的常规教学体系,要实现非遗校园传承的正规化、常态化、序列化,课程教材是开展传承教育的基础保障。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学校、非遗传承人、社会组织组建大理非遗课程开发工作小组,专项负责非遗进校园特色课程和教材开发。

  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大理州群众艺术馆编制出《霸王鞭、八角鼓》教材。

  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东门完小先后完成《白族大本曲》《白族剪纸》《大理白族调》《家住东门》等非遗乡土教材。同时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开发出《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等配套读本。杜漪说:“目前我们第一阶段的非遗教材及课程是通过对前期非遗进校园工作经验总结整理所得。第二阶段,就要在第一阶段实践取得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非遗教育资源库。其中涵盖非遗基础知识、非遗演变历史、艺术特色、语音文字、音像资料。同时,编写非遗校本教材、设计学习方案,使非遗校园传承切实做到有章可寻、有典可依。”

  大理市第五中学课在课间跳霸王鞭、八角鼓。

  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大理州群众艺术馆针对白族霸王鞭和八角鼓特点,编排出一套适合大中小学师生学习的课间操,同时编制了此套课间操教材和教学视频光碟。大理市第五中学政教主任杜星瑞介绍:“新生入学军训期间,学校就同步开展霸王鞭、八角鼓教学工作,军训结束时学生基本就能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多方联动,探索非遗教学新模式

  “非遗传承人+专职教师”,组建非遗教学新组合。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以解决美育教师特别是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教育的教师短缺问题,支持鼓励各地各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畅通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美育兼职教师通道。杨万兴介绍,在非遗保护中心的协调下,学校每周的周二、周五都会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每次2个课时。如今,白族调、霸王鞭、剪纸、土陶等非遗课程已形成常态化教学。

  白族剪纸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亚辉和带班老师在课堂共同教授剪纸课。

  针对非遗传承人懂技艺,但缺乏讲课教学经验现状,东门完小在非遗进校园的教学工作中,采取“非遗传承人+专职教师”双教师课堂教学组合,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能让非遗传承人和专职教师相互学习,为进一步培养同时掌握非遗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融合型非遗教师探索新路径。

  东门完小在实际非遗教学过程中,总结凝练出“听—看—议—练”的学习模式。“听在日常”,“听在课堂”,日常课件铃声以及空余休闲时间均为学生播放大本曲、白族调歌曲;看教学资料库中的视频资料,课堂上再由传承人带领,系统观看现场演奏,逐步掌握演唱形式、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师生共同讨论,探索学习方法和规律,传承人点拨学习要领;学生模仿练习,老师一边指导、一边矫正。

  杨亚辉在课堂教授白族剪纸。

  白族剪纸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亚辉说:“在授课过程中会针对白族剪纸的特点和带班老师一起给孩子们普及白族的人文历史,课程教授也是由简到难,从花树叶到小动物,循序渐进。现在我和母亲两个人每周都会到不同学校教授剪纸课。”

  非遗进得去,学生出得来。教育部关于“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各地教育部门与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教育部支持引导“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也赞同组织学生到当地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游、研学游等。传承人走进课堂授课,学生到传承基地开展校外非遗课程实践,“一出一进”让非遗进校园的脚步走得更加扎实。

  巍山县大仓镇小三家小学学生练习彝族打歌。
彝族打歌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闭学军的彝族打歌传习所到巍山县大仓镇小三家小学步行只要2分钟。芦笙一响,脚板就痒,伴随着低沉的芦笙音,闭学军带着小三家小学的学生在传习所门前空地就跳了起来。“注意跟着节奏,对,手要摆动起来……”

  小三家小学学生在彝族打歌传习所学习彝族打歌。

  巍山县东山小三家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民间传统歌、舞、乐三者完美结合,保留了彝族打歌的原始味道。走进传习所,彝家火坑床边挂满了各种彝族民间器乐及日常用具展品,传统的东山彝族剌绣和服饰光彩夺目。作为巍山彝族打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闭学军经常到小三家小学传授东山彝族打歌技艺,组织学生到传习所练习打歌。据了解,彝族打歌传习所已经成为大理州巍山县非遗研学体验、“非遗+旅游”活动的一张名片,成为了外地文化专家学者和普通游客了解巍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打卡地”。

  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学生练习白族唢呐。

  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学生和传承人在松鹤村唢呐文化传习所合影。

  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的学生也会利用假期到松鹤村唢呐文化传习所学习白族唢呐。一个个少年穿起鲜明轻快的民族服饰,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好一个民乐队!

  大理州洱源县松鹤小学学生在松鹤村唢呐文化传习所表演。

  据介绍,唢呐传习所从2016年开始教授学生唢呐,从一开始的8个学生,到现在只能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学习。松鹤小学三年级学生潘俊余,虽是个女孩,但中气十足,有点“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劲头。她说自己每周末都会来学习唢呐、铜锣、鼓,就是希望可以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吹,因为吹得好同学可以跟着老师去不同地方和舞台去表演。六年级的罗建标算得上唢呐传习所的班长啦,他说现在自己能熟练吹八九个曲子,像《栽秧调》《龙上天》这些曲子手到擒来。

  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白族扎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段树坤说:“我们非遗就像是大米白面,不可或缺,非遗传承也要从娃娃抓起,从而唤醒青少年的文化技艺自信。”近年来,段树坤一家人不仅走进大中小学课堂进行授课,还成立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学、研学学生和游客上万人次。如果到大理看不到蓝天白云,到这里,庭院里蓝白扎染构成的幕布天空已经成为大理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段树坤说:“我们接待过很多明星艺人和游客,但最让我高兴是来这学习的孩子。非遗进校园不光要走进去,还要让学生走出来,接下来我准备建一个能够满足200个学生吃住的学生宿舍,专门接待研学学生。”

  拒演“独角戏”,推动非遗进校园深层次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很多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走进了校园,用“进校园”的方式推广普及非遗项目,传承非遗精神。然而,细观察这种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较少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事关非遗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文化传承很难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表示,非遗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走进了全国中小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少学校只是简单地请非遗传承人来做一次表演或者上几节手工课,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课程安排不系统、不深入。”确实,非遗进校园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进校园工作机制和体系,同时要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切莫让非遗成为校园的独角戏。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也不是单纯的手艺,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智慧结晶,它是一种朴素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白族大本曲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冬梅教授大本曲。

  为保障非遗进校园活动入眼、入脑、入心、入生活,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统筹制定《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规划》指出,在基础建设阶段(2016-2020),在全州范围内,因地制宜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传承人与学校结对活动、各学校拥有一定规模的非遗传承人人才库和非遗教学用具、形成标准统一的非遗进校园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初步开发一套适合本校非遗教学的教材。在全面发展阶段(2021-2025),在全州范围内建立非遗进校园技能展示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全州非遗知识竞赛、非遗才艺表演活动、新媒体平台等)、形成“校内普及教育+传习所深度学习”综合学习模式、初步探索非遗产业化创新途径,搭建“非遗科研工作站”、“非遗数据库平台”为非遗进校园提供理论支撑及数据库。在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2026-2030),形成涵盖大中小学的非遗校园传承科学教育体系,开辟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产业化道路等。

  杜漪认为,非遗进校园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进文化,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第二层是进技艺,学生掌握一项民族技艺,有民族烙印;第三层是进信念,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认知、传承,更要认同其背后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洱海的源头洱源。

  门前风花雪月,门后云卷云舒。千百年前,依山而居,傍水而眠的大理人民创造的璀璨文化正在当代青少年手中重新迸发活力。“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非遗,非常有戏!(作者:“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项目组)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