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 | 致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未竟的事业,我们替您完成

发稿时间:2020-11-11 18: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我们的飞机只有17架,要进行飞行表演,数量远远不够。周恩来总理指示:“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1949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的17架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资料图

  一个没有空军的国家,等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71年过去了,人民空军从几十架残破飞机的队伍,成长为多兵种组合而成的现代化军种,我们已然挺直了脊梁。

  人民空军辉煌的背后,有太多的英雄,空军首任司令刘亚楼就是揭开“天幕”的第一人。

  “按规定时间开学是英雄,拖延开学日期是狗熊”

  1959年,刘亚楼在六航校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建设空军亟不可待,可该由谁来揭开这无比沉重的“天幕”呢?毛泽东主席想到了刘亚楼,刘亚楼是从长征路上走出来的高级将领,曾赴苏留学,作为四野参谋长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毛泽东把刘亚楼找来说:“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现在让你从陆地上天,你当空军司令怎么样?”让自己负责筹建空军,刘亚楼压根儿没想到,他连忙说道:“主席,我在苏联是学陆军的,不懂空军,怕做不了。”毛泽东笑着对刘亚楼说:“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就这样,临危受命的刘亚楼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任空军司令。

  在刘亚楼成为空军司令员五天后,雷厉风行的他就主持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主题就是办航校。会议一直从白天开到深夜,一些问题还在争论,刘亚楼突然站了起来,一个掷地有声的军令,从他口中下达了:“党中央毛主席殷切期望空军培训战斗飞行员,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因此,你们受命开办航校要只争朝夕,一天、一小时也不能后拖,给大家的筹备时间只能给一个月,12月1日必须全部开学。”

  这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一下凝固了,一个月建成六所航校谈何容易?刘亚楼铿锵有力地说:“12月1日能否开学,是对每一个航校负责干部的第一个考验,按规定时间开学是英雄,拖延开学日期是狗熊,你们是英雄还是狗熊,12月1日见分晓。”刘亚楼的话,落地有声,绷紧了所有人的心弦,也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各航校负责人连续二十多天夜以继日,熬红了双眼,最终都完成了任务。

  空军初建时期,是刘亚楼一生中最为忙碌的时期,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穿着件呢大衣,旋风似的,东奔西跑,他三天视察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六所航校,分秒必争地工作在一线。为搞好空军,刘亚楼勤学好问,孜孜不倦。他常对人说:“我没学过一天飞行,没开过一天飞机,让我当空军司令,我只好当小学生,一切从头学起!”

  美国惊呼:“中国一夜之间有了一支空军”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缺少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入朝参战,自二战以来,争夺制空权其实已经被很多人视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

  没有空军掩护,美军以其空中优势,对朝鲜北部地区狂轰滥炸,摧毁志愿军的交通补给线,令志愿军无法就地筹措物资。当时,侵朝美军的空军和海军舰载机总兵力已达14个联(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而刘亚楼奉命紧急组建的中国人民空军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仅有几十小时的空中飞行时间,且无战斗经验。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资料图

  这样悬殊的实力差距,退缩么?不!刘亚楼带着年轻的空军“舍身亮剑”,同世界头号强敌交手。他说:“在战斗中锻炼成长,不仅是战争客观形势的要求,而且是促使空军迅速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这样的判断并非盲目自信,而是来自对对手的深刻了解和准确判断。在刘亚楼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空战的经过、敌我飞行的状况。他对地面指挥员方子翼说:“每次空战以后,你都要把总结战况报给我,多晚报给我都可以,我在第二天凌晨五点前,一定会回复你。”就这样,不分昼夜分析敌我特点,刘亚楼终于带领大家摸索出了作战诀窍。

  在他看来,志愿军空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实践,对客观认识已经比较清楚,有可能把最根本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提炼概括出几条适用于空战的战术原则。参战部队每打一仗,他都参加战斗讲评会,与飞行员一起研究作战的经验教训。大家发现,大编队大机群出战很笨,不灵活,敌我双方一接触,即被打散。打散以后,保持四机协同作战的较少,一般只能保持双机协同作战,一旦形成单机就很不利。凡是被击落击伤,多半是单机活动。因此志愿军空军应当采取多批小编队,分梯次进入战区,集中兵力于一个空域,并力求保持四机和双机协同作战。这样就灵活得多,也容易掌握主动权。

  刘亚楼根据飞行员的作战经验,草拟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同批同梯队出战的机群,以四机为单位,按不同间隔、距离、高度,采取层次配备(最少配置二层),构成小编队、大纵深的战斗队形,按照统一的作战意图,以长机为核心,在目视联系和战术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一域,协同作战。刘亚楼作了生动的比喻:“好像是一群蜜蜂,蜂王往哪里飞,蜂群就跟到哪里,整个是一个整体,有掩护,有攻击,互相配合,永远不被冲散,这样战斗力就大大提高了。使我们的机群,能团结得像蜂群一样。”他解释,“四四制”战术的基础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实行双击掩护双机攻击。实践证明,这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法。

  有专家说,这种战术现在看来当然有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却可以看出中国空军从司令员到飞行员,对于空中战术的重视程度,在创建之初就有一种形成自己独特战术战法的强烈意识。这种创新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持续了两年零八个月的空战中,志愿军空军共参加战斗366次,击落美国空军和参与侵朝战争的其他国家空军飞机330架,其中击落美机206架、击伤52架,志愿军空军被美机击落144架,击伤122架。志愿军空军由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由打小仗,到打大仗;由单一机种作战,到在朝鲜三千里江山的上空,留下了一道永世醒目的行迹,创造了在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的制胜奇迹!

  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后来回忆道:“中国空军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好像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飞行员只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够空战,他们好像在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事情不可思议!”

  “条令编出来,往八宝山送一份”

  1955年9月,刘亚楼在授予空军军官军衔仪式上讲话。资料图

  空军中曾经流行过一个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刘亚楼严厉、性烈如火,是出了名的“雷公司令”。但他却很爱他的飞行员,他甚至叫得出当时全军80%以上的飞行员的名字。

  飞行员周春富在一场空战中,击伤一架敌机后跳伞,于平潭海域失踪,后确认牺牲。当刘亚楼听46团团长汇报打捞寻找的过程时,他始终低头不语,过了很久才缓缓抬起头,略带哽咽地说:“为有周春富同志这样勇敢的战士感到自豪!”他一下抱住了团长,失声痛哭。这位流血不流泪的战场硬汉,在三军面前落了泪。

  在刘亚楼办公桌的玻璃下面,压得都是战斗英雄的照片,每当有客人,他必一一介绍,如数家珍。刘亚楼说过:“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虽然不是一将功成,但仅警卫员就死了42个。我们这些人啊,要珍惜烈士的鲜血,要记住他们的牺牲,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1964年底,刘亚楼被确诊为肝癌。在上海治疗期间,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工作。妻子劝他安心治疗,少为工作操些心,他却说:“ 一个共产党员,总不能拿着干劲不足、没做好工作的介绍信去见马克思。”

  弥留之际,他挂念的一直是空军。一次,他长时间昏迷,经抢救恢复神志后断断续续地嘱咐:“条令,要编出来……往八宝山送一本。”

  1965年5月7日,55岁的刘亚楼与世长辞。中央军委送给他的挽联上写着16个大字,“国失干城,三军挥泪,功在社稷,百世流芳。”

敬爱的刘老:

  刘老,作为新时代的人民空军,有好多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您。去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160余架各型战机以雷霆之势从天安门上空呼啸而过。您看!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多飞一遍,我们的空军再也不是“两手空空”。我想,如果您还在,看到这一幕,该是怎样的心潮澎湃?为这一天,您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是辽沈大地的孩子,经常听老人们讲志愿军英雄的故事。鸭绿江边的老志愿军告诉我:“美国的战火打到了鸭绿江边,我们的空军刚成立不久,哪是美国军的对手啊?但是,我们愣是打赢了!”我抬头看着天空,飞向蓝天的梦想在我心中萌发。后来,我长大了,真的成为了一名人民空军,才真正了解那段历史,也牢牢记住了您的名字。

  3年前,我从军校毕业,22岁的我选择去守卫边疆。我常想在我这个年龄,您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了,参加过5次反“围剿”,走过长征,经历过大小70余次战斗。有人会说,这是战火硝烟的特殊时代造就的一群特殊的人。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不需要热血的,任何一个需要热血的时代,都是属于青春的时代。

  阻碍在前,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自我否认“不可能”。但是,还有什么,比在“破铜烂铁”之上建空军还不可能?还有什么,比飞行记录不到100小时的飞行员击落美国空军“双料王牌”还不可能?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面对实战经验的空白,您带领着人民空军边打边学、边打边建,生生打出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骄人战绩。这是多么令人振奋!

  刘老,您知道吗?如今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中国空军围绕“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目标,接续建设实战空军、转型空军、战略空军,转型发展进入快车道!歼-20、运-20、歼-16、歼-10C和轰-6K等新型战机不断走进公众视野,当战机呼啸而过的一刻,多少人湿润了眼眶。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15名空降兵勇士在无地面引导、无对空指挥、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冒生命危险,从4999米高空强降茂县,扑向疮痍大地上的震中孤岛。那一跳,震撼世界。2011年3月4日,

  中国空军4架运输机接运287人从利比亚撤离。在安全抵达北京南苑机场后,41岁的中国水电二局工人冯克荣一下飞机,激动地亲吻祖国大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空军首次成体系出动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空运任务,我所熟悉的很多战友都投身“战斗”。时光流转,但我们和您一样,愿意为守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付出一切!

  现在,我还在零下几十度的高原上值守,刺骨的寒风让我的嘴唇裂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很多人问我苦吗?苦,但我不怕苦。您放心,您未完成的事业,我们替您完成,您牵挂的人民,我们替您守护!

  此致敬礼

  苏延强

  2020年11月11日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领队机梯队。资料图

  从曾经的国土防空支援海陆作战,到现在的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军,人民空军已成长为制胜空天的大国军事力量!空军“新锐一代”矢志强军、制胜空天,繁星点点都在向前辈诉说:今天的空军,不负您所望。

  翱翔九天,致敬英雄!中国空军,生日快乐!

策划:杨月

记者:李慧慧 牟昊坤(实习) 苏延强(通讯员)

播音:朱高参 苏延强

音频剪辑:程斯佳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报

广九客运段贵广工人理论小组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