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潮涌长三角】在织里抓治理!浙江织里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发稿时间:2020-10-20 14:37:00 作者:李华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湖州10月20日电(记者 李华锡)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服务大厅里,有一个“平安大姐”工作室,工作室的28名成员来自15个省份。近五年的时间里,“平安大姐”们义务为居民提供劳资纠纷调解、租房纠纷、邻里矛盾等服务,采用“调解+帮教”形式,为平安织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市民的好评。 

  其实,“平安大姐”工作室只是织里镇社会治理机制探索创新的一个缩影,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的生动实践。 

织里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10月19日,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组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实地采访织里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的经验与方法。 

  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副镇长何良织介绍说,织里是一个移民小镇,汇聚全国各地45万人口,人口密度是杭州主城区的3倍、浙江省的30多倍。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织里地处苏浙皖的中心位置,高铁贯通,距上海、杭州、南京都仅需一个小时车程,这有利于织里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也便存在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一天产生650吨垃圾,比湖州中心城区还要多,小轿车保有量15万辆,交通压力巨大等。织里镇的社会治理在经历阵痛后开展创新探索,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高水平治理。 

  吴兴区司法局织里司法所所长王远德向记者介绍工作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吴兴区司法局织里司法所所长王远德告诉记者,开展创新探索,首先,织里做好群众“急需事”。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织里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织里镇政府始终秉持着“急群众所急,难群众所难”的智慧化治理理念砥砺前行。 

  为解决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垃圾遍地”问题,织里镇人民政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两步走战略,垃圾总量从年15.5万吨缩减到12.6万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街道整洁靓丽。 

  为解决工资、房租、房屋拆迁等引起的纠纷,织里镇形成了由新老织里人共同参与的,以“平安大姐”工作室、“吴美丽”工作室等为代表的专业调解团队20多个,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他们不断总结织里特色的劳资调解、工伤调解、新居民调解经验,摸索了警调联合、访调联合、警律联合等调解机制,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织里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9.56%,多方力量共治效果已经显现。 

  其次,建立基层“必需制”。近年来,为更好地提升效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织里镇通过多项新举措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先后梳理出“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531项,通过网上办、自助办等新方式打破了办事空间上的限制,提升了工作效率,完善了乡镇公共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受理事项20项,日均办理千余项。实现了“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办事,实现织里人办事不出织里镇”的目标。 

  最后,实现基层“高效治”。大量新织里人的落户,为防灾防害、人口管理及非机动车整治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织里镇政府以创新型智慧化城镇为蓝图,提出了防灾防害智慧化、人口管理便捷化和非机动车整治信息化的建设理念,为织里镇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平安大姐”工作室负责人在介绍工作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王远德表示,在“智慧消防系统”下,6个办事处、21个社区、34个行政村被划分出30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合专职消防安全监管员,实现了消防安全监管无盲点。 

  智慧人口管理制度为全镇35万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提供了便捷当地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已有17313家企业、25069家出租房通过“家在织里”APP登记流动人口342000人,高峰期日均登记数为3500人左右,最高一日登记超过11013人,日均登记数是前三年外包模式的5倍。 

  在互联网思维与方式下,大量织里特色的电动二轮、三轮车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抢道人货混装随处乱停交通乱象问题通过路面非现场采集系统、路口自动抓拍系统得到解决,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约25%。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新环境下,织里镇将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重点,全力将织里打造成‘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织里活力’。”何良织说。 

责任编辑:席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