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的正能量
编者按:在线下,他们是机关干部、学生、电工……在网上,他们是闻名遐迩的网络能人,是传递正能量的中国好网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网承办的"2019年中国好网民优秀故事及作品展示活动"中,获奖者走到活动现场。我们对部分代表进行了采访,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得到传播,向上生长的力量能够壮大,点亮心灵,温暖社会。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乔佳新 陈华)广州的天气总是温润的,就像张靖怡高高扎起又柔顺地垂在背上的马尾一样。她戴好红领巾,穿上印有"成长"logo的T恤,坐上了通向乡村学校的大巴车,清点了一番带给小伙伴们的礼物之后,便抬头跟上老师和同学们的节奏,一起唱起了《约定》。
张靖怡小讲师在讲课。赵晖 摄
12岁的张靖怡是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e成长计划的小讲师之一。e成长计划,是由广州市少年宫等公益单位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它致力于连接城乡儿童的网络世界,通过开展调研、编写读本、开展支教等方式普及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小讲师是该计划的一个特色内容,这些开展支教活动的小讲师均由10-14岁的少年儿童组成。张靖怡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起,在多位志愿导师的带领下,小讲师队伍已到广东清远、湛江、恩平,以及贵州、四川、广西等多地进行了支教活动。
"很荣幸我从2017年开始加入到了e成长计划小讲师的队伍当中。"谈到自己的支教经历和乡村的小伙伴,张靖怡黑亮的眼眸里总会再添几分神采,粉色的发带和红格子百褶裙映得小脸红扑扑。
张靖怡是一位优秀的小讲师--成绩优异,表达能力强,在通过少年宫选拔之后,接受了专业的系统培训,并且参加过多次支教活动。"虽然我们和乡村小伙伴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但是面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是相同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给予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张靖怡对支教活动的感悟带着孩童的纯粹和通透。
"献爱心不能变成同情和施舍。"e成长计划发起人之一的张海波谈到同理心时感触颇深。作为广州市少年宫青少年网络安全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在支教过程中,他很注重乡村孩子的心理感受。"秉着同伴相互学习的心态开展支教。"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小讲师们,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了水晶般透明的心。
同理心的力量总是温柔又强大。在张靖怡看来,支教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乡村的小伙伴,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小讲师们来到恩平市沙湖镇上凯志道小学,这所小学有很多"洋留守"儿童。赵晖 摄
恩平的支教经历让张靖怡记忆犹新,"那里有一群特殊的小伙伴,他们被称作'洋留守'。"恩平是著名的侨乡,恩平市沙湖镇上凯志道小学有很多父母在国外打工的"洋留守"儿童。在这里,不少小伙伴都拥有自己的手机。
李敏是家里的大姐,她和两个妹妹李嘉嘉、李晓婷都在这所小学读书,她们的爸爸妈妈远在委内瑞拉。妹妹李嘉嘉穿着黄色校服,对着手机理了理自己乱乱的头发,乐呵呵地跟手机另一头的母亲说话。李晓婷一直想和两位姐姐一样,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这样就可以随时和父母沟通了。在被问到想对妈妈说的话时,她生生憋红了眼睛,也没把那句"妈妈我爱你"说出口。自己解释道,"我不是一个煽情的人"。
这是让张靖怡印象最为最深刻的支教经历,小讲师们原本是来分享网络安全及媒介素养知识的,但是"洋留守"的小伙伴们也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于"洋留守"的小伙伴们来说,手机是用来跟父母联系的工具,自己和父母在一起时却是各玩各的手机。"城市里的孩子和家长们在家里有时都在玩手机,却忽略了面对面的陪伴。"张靖怡说,这次支教后,很多小讲师们懂得更加珍惜和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
"除了走进乡村,我们还邀请农村的小伙伴来到广州,到少年宫和我们同上一堂网络素养课。"张靖怡时常想起2018年1月6日,来自清远市阳山大城小学的小伙伴们来广州的情景。那次的网络素养课,台上讲得兴致勃勃,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城乡的小伙伴一起分组,按照设计游戏的思路,设定自己的假期任务和时间安排表。相互约定之后,还会互相监督完成。一些家长反馈,孩子在家里时总能想到自己和小伙伴的约定,自己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教别人比自己学习印象还深刻。张靖怡所在的小讲师队伍在一次次支教经历中,不仅加深了自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还从乡村小伙伴那里学到他们的生活技能和乐观精神。"每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有担当、有责任,从小我们就要多多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长大以后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了让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在乡村扎根,e成长计划开始陆续在被支教的乡村学校培养乡村小讲师。据张海波介绍,目前已经有数所乡村学校的e成长计划小讲师开始陆续 "上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