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浙江大学西迁:流离播迁不废学业 身陷危难不忘救国

发稿时间:2019-09-22 13:57:00 作者:张诗莹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湄潭9月22日电(记者 张诗莹)“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首由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著名作曲家应尚能谱曲的歌曲是浙江大学的校歌。然而,这样美的一首歌竟诞生于硝烟弥漫、困难重重的“浙大西迁”之路。 

  9月20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抵达遵义市湄潭县,记者走进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回溯中华教育史上的伟大征程。伴随着讲解员的歌声,记忆倒回了1937年的秋天。 

  1937年秋,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硝烟笼罩中的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漫漫西迁之路。1939年,竺可桢到湄潭考察迁校地点,做出了迁校湄潭的决定。1940年初,浙江大学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并在此定居办学七年。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穿越江南浙、贛、湘、粤、桂、黔六省,先后停留浙江西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行程五千多里。 

  “流离播迁不废学业,身陷危难不忘救国。以破庙陋室栖身,以桐油青灯相伴,以朴衣素服蔽体,以简餐淡食果腹。”以此来形容当时的浙大师生,再恰当不过。 

  在那及其艰难的岁月里,浙大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等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代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匠,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了一大批重要的人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两院院士中,曾在湄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的就有50余位。 

  浙大师生在贵州遵义、湄潭、永兴的七年,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浙大西迁陈列馆馆长阴利君介绍说,当时在湄潭,人民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提供校舍、居所、粮食和蔬菜,在湄潭人民心中,浙大师生就是自己的亲人。 

  记者了解到,浙大西迁陈列馆自1990年开馆以来,不断有海内外校友回到湄潭考察调研、寻根寻梦。2009年,湄潭县举办浙大西迁遵义湄潭70周年纪念活动,昔年师生能到场的都参加了这次活动;2014年,湄潭县又举办浙大西迁遵义湄潭75周年纪念活动。“明年我们将举办浙大西迁遵义湄潭80周年纪念活动,未来我们会一直坚持开展下去,延续这份宝贵的情谊。”阴利君说。 

责任编辑: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