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智能制造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协同发展看天津“门道”

发稿时间:2019-08-01 19:08:00 作者:赵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天津8月1日电 (记者 赵瑛) 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以来,天津市把握机遇窗口,结合自身实际夯实项目支持,深化产业升级,协同服务能力和自身发展动能增量明显。

  主动布局 在承接中实现产业升级

  干净整洁的厂房里,机器“工人”正驮着原料、半成品、成品,沿着地面上铺设好的二维码轨迹,源源不断地运送;机械手臂灵活地配合着生产设备,将制成的汽车配件精准投放到下一生产线……这是天津未来科技城宁河现代产业区入驻企业天津远信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生产时的景象。

天津远信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以前每个工位都要配一个工人。但是现在,一个工人就能管理好几台机器。”公司负责人洪源说。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极大提高了远信科技的生产效率,让企业积蓄了紧跟协同发展步伐、持续转型升级的能量。

  天津未来科技城位于天津市区东北部,距天津市区20公里、北京100公里、天津港40公里、雄安新区140公里,是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其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廊两区六组团”,包括宁河现代产业区、潘庄工业区两个建成区域及京津合作示范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北淮淀小城镇、滨海高新区组团。

  “一汽大众‘探岳’车型未来将以每年30万辆的速度从这里下线。” 宁河现代产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陈仪说。借助与一汽大众项目近邻优势,宁河现代产业区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以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布局。

  协同发展5年以来,天津未来科技城以生态环境为主导,结合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及产业定位,充分发挥现有载体承接能力,重点瞄准北京、河北等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资源定期进行对接。截至目前,已有260家实体企业入驻这里,“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和企业的入驻解决了7000名当地居民的就业,给当地的增收提供了很大的支撑。” 陈仪介绍道。

  打造平台 筑牢本土科创根基

  早晨,在手机上预约一辆无人驾驶通勤车。一下楼,车正好停在了你眼前。没有驾驶座和方向盘,宽敞的车内空间让你赞叹不已。关上门,车朝着你预定的目的地自动驶去……

无人驾驶汽车。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无人驾驶汽车内景。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记者看到了国内首台示范运营的园区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通勤车。在这里,从核心部件、智能驾驶系统、无人驾驶整车、车联网运营到后市场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雏形已初步形成。

  “继续加速……不要害怕,放心踩油门。”在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的6自由度无人驾驶模拟器上,工作人员正指导一名司机体验模拟开车。“用电脑可以切换各种不同的路况,我们会收集驾驶员开车时的大数据。”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大数据将会用于后期无人驾驶的机器训练。

6自由度无人驾驶模拟器。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据了解,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定位于国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战略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孵化和创业服务平台。“我们将北京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源带到天津与本地资源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协同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产业平台+投资基金+科技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使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发展迅速。

  目前,研究院已聚集63家企业,融合了先进制造、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前沿技术。形成123项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共计163项知识产权成果。随着高端人才的引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支撑下,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的无人驾驶从研发阶段逐渐实现项目落地,已有清智科技、携车网、爱思达航天、维智汽车、紫晶立方等多个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总市值超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爱思达航天正是中国首个成功发射的民营火箭的整流罩制造商。而紫晶立方作为清华大学明星企业,是第一个从北京迁往天津而不改名的公司,还曾为扎克伯格打印作为礼物的3D头像。

紫晶立方生产的3D打印磁悬浮月球灯。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金融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智研院管理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启迪之星和天津本土上市公司天汽模,共同发起成立了陆石投资系列基金,投资领域聚焦于先进制造,包括军民融合、智能汽车、激光、芯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目前已设立一只天使基金和三只创投基金,总规模达6亿元,为智研院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

  产业链+集群 激活“金三角”区位优势

  “半小时可‘上天’,一小时可‘入海’”京滨工业园总经理夏振峰这样形容园区交通运输的天然优势。京滨工业园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西北方向,北与北京通州区,西与河北廊坊开发区接壤,在雄安新区、北京市、滨海新区的黄金交叉点上。区域周边交通纵横,三条高速四个出入口环绕园区,形成了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在这里,京津冀半小时“时空生活圈”已经实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5年间,京滨工业园凭借交通和区位的天然优势主动出击,相继与河北廊坊、北京通州建立定期会晤机制,搭建网络对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园区累计实现引资到位额287亿元,承接北京项目619个。

阿里巴巴菜鸟产业园。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瑛摄

  包括实现了机器人和流水线自动化作业的阿里巴巴菜鸟产业园、为奔驰生产智能车灯的海纳川海拉车灯有限公司在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在京滨工业园随处可见。目前,京滨工业园企业数已达7000多家,已经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特色小镇、“通武廊”金三角上的科创新城。

  “十年前,京滨园区这块的老百姓,每天齐刷刷的骑着自行车去廊坊上班。而现在,廊坊人都爱到我们这上班了。我们园区共20000人,其中30%到40%的人都是廊坊人。”武清区发改委主任王德山说。

  为了便于三地人员通勤,园区在相继开通了三地通勤班车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区域交通体系建设,打通两地重点部位的断头路,畅通互联干线。按计划,年内还将启动京津塘高速京滨出口及延长线规划建设。

  从“个干个”到“一盘棋”,天津正主动抓住机遇窗口,谱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