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从13人到11万人,这块“老字号”招牌用爱心擦亮

发稿时间:2019-06-28 16:4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天津628日电(记者 杨丽)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是民政部认定的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1989年,13位热心服务邻里的老人,如星星之火点亮了社区志愿服务,为群众分忧解难成为社区内长久坚持的风尚传统。 

和平区社区志愿服务展馆。中国青年网 杨丽 摄 

  30年过去,当初的13人小队伍壮大到如今的11万之多,志愿者多了起来,服务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这块志愿服务老字号招牌在时间的见证下被越擦越亮,靠的正是一代代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承志愿精神。 

  在志愿者服务展馆,优秀志愿者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每个以爱构筑的故事都是照亮未来的一束光。    

志愿者现场分享。中国青年网 杨丽 摄 

  兰长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钥匙阿姨”。作为楼长,她几十年如一日,尽心竭力,为邻里保管自家钥匙,照顾独居老人饮食起居,帮邻里排忧解难。她每年都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钱帮助他人,为困难老人购买食品,为她们编织毛衣、围巾、帽子,给邻居们绘制祝福卡片,在许多邻居眼中,兰长燕诚实可靠,是大家公认的最有人缘的人。兰长燕的帮扶对象,92岁高龄的肖奶奶对她说:兰姨,你要是搬家,我就跟你走!为邻里送爱心送温暖的兰长燕却十分谦虚,我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为大家服务是我最高兴做的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义务献血31年的栗岩奇,是和平区有名的献血哥。他累计无偿捐献全血5800毫升,机采血小板266个治疗量……按照规定,60岁后不能再献血,栗岩奇却说:“献血有年龄限制,但奉献没有止境。”身为一名公证员的唐小明二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公证工作的第一线,他带领队伍引入自动叫号系统、自助受理机、电子触摸查询屏,以现代化的手段服务民生,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公证服务。唐小明始终认为,办公条件改善了,时代要求改变了,始终不能变的就是一颗“公证为民”的心。 

  志愿者队伍中,上至80多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尚显稚嫩的少先队员,都在用实际行动发挥自身的光热,奉献温暖和爱心。大手拉小手,将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下去,讲解员补充道,“这代表了很多老志愿者、老党员的一种精神。” 

  谈到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同为志愿者的讲解员对青年人有着更多的期许,在我们的领导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之下,在老志愿者精神的不断引领之下,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行业中来,能够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这样一颗爱的种子,真真正正将我们的志愿服务精神一辈一辈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