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归还门板和铺草要遵循这些细节!“第一军规”树威信得民心

发稿时间:2019-06-27 11:36:00 作者:宋莉 宋莉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郴州6月27日电 (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蒋佩珊) “红军喝完我爷爷和父亲烧的茶水后,每个战士都留下了一个铜板。”“晚上他们借来老百姓的门板和铺草睡觉,临走的时候,捆好铺草,再把门板上好。”“红军离开南边村时,看到我家太穷,就把自己的棉絮和毯子送给我爷爷。” 回忆起爷爷和父亲讲述的红军故事,湖南郴州桂东县沙田镇古稀老人郭国齐至今仍记得老一辈对工农革命军的称赞“从来没有见过对老百姓这么好的军队。”

  工农革命军送给郭大洪(郭国齐的爷爷)的棉絮和毯子。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如今,郭国齐老人经常会到“第一军规广场”和万寿宫走走,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讲他知道的红军故事。

郭国齐老人。中国青年网宋莉 摄

  其实,85年前,刚从井冈山来到沙田镇的工农革命军并不怎么“受欢迎”。

  “他们是见屋就烧,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深受兵匪之害的沙田老百姓听信谣言,当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来到桂东沙田时,一些老百姓躲着不敢出来。为了尽快消除老百姓的误解,毛泽东反复斟酌草拟了一份军队纪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1928年4月3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桂东沙田颁布并严格推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第一个条文式党纪军规,被称为“第一军规”。

  据“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讲解员陈耿介绍,“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后经过反复细化调整,比如,战士借来睡觉的门板,从还给老百姓变成必须要把门板给老百姓上好才行。后来增加了“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制定并完善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从“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到“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从“还门板”到“上门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足以看出中国工农革命军狠抓纪律的决心。此后,“一口破缸”“一碗汤药”等故事在群众间传开。陈耿告诉记者,“一口破缸”是红军纪律严明的体现。当时桂东县一位老人称,红军还回的水缸漏水了。原来是水缸有条细细的裂缝,不盛满水很难发现,战士们借的时候没有察觉。尽管如此,战士们还是给老人赔了口新缸。“一碗汤药”则是老百姓对战士的恩情。1931年工农革命军红七军来到桂东,军部特务连指导员吴西在战斗中负伤,住进一位老大娘家里养伤,老大娘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侍汤喂药,直到吴西伤愈归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凸显了“第一军规”在军队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工农革命军纪律严明深受百姓爱戴,1928年8月,数百名沙田群众报名参加红军。“桃寮全村17户人家就有15名青壮年参加了游击队。西边山的彩洞村人口不足两百,粮食难以自给自足,但是群众仍然想方设法为红军游击队筹措给养。”

位于湖南郴州桂东县沙田镇的第一军规广场。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坚定的革命决心,加之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军才能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