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卢冠琼 通讯员 吕炳宏) 4月20日,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IGSO-1卫星腾空而起,直刺天际。而此时,在渐入初夏的三秦大地、阳光明媚的东南鹭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布点全国各测控站点的科技人员正紧盯着屏幕的遥测数据,不敢松懈——卫星上了天,就由他们“接管”。
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一声响亮的“太阳能帆板展开”口令响彻西昌指控大厅,掌声再次响起。与千里之外的喜悦兴奋相比,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厅里却显得异常平静。因为,对这群“牧星人”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长管部科技人员正在研判北斗卫星运行状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供图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华山”总调度蒙康告诉记者,卫星上天后,还不能立刻脱离地面测控人员的“襁褓”。未来的一周里,卫星经过四次变轨、完成定点后,才可以转入长期管理阶段,并开展正常导航服务,“今年的航天日,我们也要陪着它一块过。”
正如卫星入轨后仍旧不能放松的坚守,19年来,这群“牧星人”守护中国精度,道阻且长且鲜为人知。
2007年初,北斗试验系统第四颗卫星发射在即,而分属不同国家的2颗卫星占据了北斗预定的组网位置。
与此同时,万里重洋外的谈判桌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代表李恒年正带领团队围绕外方专家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一个个寻求对策,提出共位需求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过反复协调、认真核算,提出的三方利益最大化选优方案得到外国专家一致认可,为北斗争取到了宝贵轨道资源。
然而,这颗北斗对“牧星人”的考验还没有结束,刚刚发射升空,就出现故障——连续17天接收不到下行信号。
面对濒临报废的北斗,以李恒年为首的“牧星人”不抛弃,不放弃。经过60天的紧急抢救,卫星终于恢复正常。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颗卫星而言,大型故障都鲜有发生,但出现“小灾小病”却是家常便饭。
科技人员正在检查维护运控天线。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供图
作为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在轨航天器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的科技人员们,不仅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对在轨的北斗导航卫星进行日常测控管理,还要及时对在复杂太空环境中的北斗卫星进行诊断维修。
正是靠这些“卫星大管家”夜以继日的守护,“北斗”才得以闪耀星空18年。
去年11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即将建成之际,这些“卫星大管家”就花费20天的时间,为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逐个“体检”,为每颗卫星建立健康检査明细表、检查卫星周期重点遥测参数、总结卫星以往异常特点、分析星上常驻故障影响,最终形成健康检查分析报告。
渭南测控站科技人员正在执行圈次跟踪任务。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供图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管部主任徐冰霖告诉记者,“航天事业高风险、高投入,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国家太空资产,就是我们‘牧星人’的光荣使命。”
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射北斗卫星44颗,天上的“北斗”在组网,地面上的“北斗守护者”也编织了一张大网。
作为北斗导航地面运控系统的南部支点,代号“天涯”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某地面站与分布全国各地的数个地面站,共同担负着北斗卫星初始导航数据收发与处理的重任,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导航系统的服务精度。
巧合的是,300多年前,这里曾被钦天监用最原始的定位仪器标定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
身在天南,心在北斗。自2012年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正式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以来,这一地面站就为该系统的稳定服务提供着有力支撑,依靠的正是一大批扎根天涯、以站为家的“北斗人”的无私奉献。
刘运航是该地面站最早的领班员之一,从工程建设到设备联调,从系统运维到升级改造,扎根海岛十余年,他见证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
对于刘运航而言,北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谈起这段峥嵘岁月,他说的最多的是:“我是看着北斗‘长大’的。为了让远行的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责无旁贷!”
“正常运行2310天!”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厅屏幕上的数字在提醒着人们,从正式组网成功到今天,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为亚太地区连续服务了整整2310天。
这也意味着,作为“牧星人”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也为之坚守了2310天。
时光轮转,冬去春来,队伍一茬又一茬的轮换,坚守却从未有过一分一秒的间断。而与此同时,刚刚建成的北斗三代地面运控系统也已经在去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而对于这群“牧星人”而言,这又将是他们一块日夜坚守的全新阵地。
从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双星首发开始,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牧星人”已将20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安全护送到位。这期间,往往是一次任务刚完成,“牧星人”就要立刻投入到下一次任务的准备中。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技师王书宝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牧星人”的责任与担当:“每一次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日常工作、本职工作。”偶尔累了,他们就会抬起头,望向漫漫天河,“看,那日益壮大的北斗星座,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