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高铁联络线上的“绣花哥”

发稿时间:2019-01-25 19:23:00 作者:刘喆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5日电(记者 刘喆 通讯员 王璐)123日午夜140分,城市已进入睡梦中。合福高铁江西境内的上饶站,寒风萧瑟,在距离地面约三十米的高架桥上,一群头戴夜灯、身穿黄色工作服的人们正在钢轨旁紧张地忙碌着,此起彼伏的金属器械碰撞声,打破了冬夜的寂静。 

  上饶站是全国首个“骑跨式”高铁综合枢纽站,在沪昆高铁和合福高铁之间有一条6公里的联络线。从外形上看,这条联络线是一条“U型”曲线,就像一座大型的高铁“立交桥”,高铁进站后要经过这6公里的“立交桥”,才能完成合福沪昆两线之间“楼上”到“楼下”的转场。 

  深夜,在上饶站“骑跨式”高铁桥上,孙灵潭正认真检查钢轨线路,确保高铁设备安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璐 摄 

  “高铁对线路精度的要求极高,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毫米级’的,比‘绣花’还要细。”南昌铁路局南昌西工务段上饶高铁线路车间的工长孙灵潭说道,从合福高铁开通那天起,他就在这条特殊的高铁联络线上工作,至今已有近4年时间。“虽然这条联络线设计时速只有120公里,但它两头‘牵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日常养护都必须按照高铁标准进行。”春运期间,高铁加密开行,因此这条联络线上的设备维护任务也就更重了。 

  由于高铁联络线有“上下高差”,联络线不仅是曲线设计,还有连续20‰的坡度,同时在有砟(指作路基用的小块石头)和无砟轨道“混搭”的结合部,还安装了护轮轨、大号码道岔等“专属设备”,因此日常检修需要的工具也特别多。孙灵潭随身背着的工具包里,还放着毫米塞尺、红外线测距仪、数显扳手、钢轨廓形仪和电子硬度计等各种精密的养护检修工具。 

  “以前在普速铁路拧螺丝是凭手感,容易存在偏差。”时间已过凌晨2点,气温接近零下,此时孙灵潭手持一把数显扳手,正半跪在水泥枕旁,认真调整扣件的螺丝扭力,“现在高铁使用电子数显扳手,每颗螺丝用了多大力气去拧,都可以在扳手上用数字显示出来,非常精准。”孙灵潭拧完一组螺丝后站起身来,膝盖处已被磨得发白。他介绍说,在高铁线路上,钢轨扣件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扣件上的螺丝松一点或紧一点都不行,必须使用这种电子扳手,才能确保每一颗螺丝的“力道”严格达标。 

  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刚好十年。“以前在普铁工作,千余斤的钢轨都是靠肩扛手抬,拼的只是体力。”孙灵潭说,如今来到高铁,虽然全是高科技的作业工具,但拼的却是体力、眼力和脑力,一点也不比普铁工作轻松。 

  “守住两根轨,迈开两条腿,不敢多喝水,满脑数字飞。”孙灵潭形象地道出工作的艰辛。在每次夜间“天窗修”的4小时里,孙灵潭和工友们要完成联络线全线6公里的养护维修任务,包括9600根轨枕和3.8万颗螺栓。作业时,不仅手、眼、脑要保持高度协调,还要不时弯腰下蹲、时趴时跪,在线路上一边精细地“绣花”,一边在脑子里测算和分析数据,“每次天窗修结束,都感觉特别疲惫。” 

  每逢春运,上饶高铁站的运输任务就格外繁忙,除了保证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作为工长,孙灵潭的电话还要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做好应急准备。虽然离家只有二十多公里,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屈指可数。“记得去年大年初三,我值完班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陪家人吃顿饭,就接到工区电话,说有紧急情况要我抓紧赶回去。后来我父母把饭菜送到了工区,等我处理完工作,才陪着他们吃了新年的第一顿饭。” 回忆起往事,孙灵潭语气里却透着轻松,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工区里几乎每人都能讲出几个。”他笑着说。 

责任编辑:高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