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声音:顺风车安全责任边界应由法院判定

发稿时间:2019-01-17 09:54:00 作者:王增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7日电(见习记者 王增强) 春节将至,随着实际需求升温,关于顺风车的讨论也再次升温。1月15日,由中国青年网主办、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承办的“聚焦共享经济下顺风车产品合规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顺风车的安全标准和责任边界问题、顺风车的价值或社会意义”等问题展开讨论。

  会上,有专家认为:“人们对顺风车的需求量很大,针对一刀切地下线顺风车业务,其实是剥夺了人们对新产品选择的权利。”与会各界人士也针对“怎样合规的发展顺风车”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随着顺风车概念的普及,顺风车业务逐渐成为各大出行平台争夺的新焦点,滴滴出行、嘀嗒打车、阿尔法顺风车、哈啰出行等平台先后推出了各有特色的顺风车业务,顺风车市场一时间风起云涌。而此前多起涉及顺风车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也从未淡出公众视野。

知名评论员曹林。 见习记者王增强摄

  “关于顺风车的话题终于在舆论的风暴中冷静下来了。当时的话题都是‘杀死他,别让他跑了’,都是这种很情绪化的。”知名评论员曹林在提到“顺风车的安全和隐私如何平衡”问题时表示:“对乘客而言,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死之外没有小事。对公司来讲,涉及到产品生死就是毁灭性的。经过平台试错之后,必须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安安全全顺风回家,其它的功能都是附加的。产品本身的三观不能出问题,三观就是排序,安全摆首位。”

  “当产品不成熟时,如果自身没有稳定、强大的价值来论证自己,这时发生一个案件之后很快就被当成舆情,人们很容易在个案选择间摇摆,被舆论绑架。”曹林说。

  据滴滴出行此前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滴滴提出了顺风车跨城回家的概念,顺风车共运送乘客190万人回家,覆盖31个省。2017年春运期间,顺风车共运送848万乘客跨城出行。

  屡创新高的顺风车出行数据背后,是有待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曹林认为,从顺风车本身来看,顺风车迎合了民众的出行需求,比传统的网约出租车更能体现公共价值。一刀切地下线顺风车业务,其实是剥夺了老百姓对新产品选择的权利。

  在谈到“如何让顺风车真正顺下去”时,曹林认为:“顺风车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一种稳定、强大的价值。”而什么是稳定、强大的价值?曹林表示:“第一,它能够最大程度避免问题;第二,当发生问题之后有处理问题的定力,不会因个案而摇摆慌张。”

  会上,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针对“顺风车发展背景资料”进行详细梳理:“共享经济时代,顺风车的出行有需求,也引发了各界争议。但不能否认的是,顺风车基于共享出行理念,通过算法智能匹配,有效缓解了城市出行压力。而顺风车的跨城业务将城际共享出行网络覆盖全国,成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有力载体。”

  对此,曹林表示:“从网上对‘顺风车’的搜索量看,人们对顺风车需求量非常大。有的甚至对顺风车形成依赖。其实在顺风车出现之前,民间就有拼车行为,顺风车便是民间拼车行为更规范化、更管理化的表现。即使顺风车暂时下线了,民间仍有各种形式的拼车。这种情况反而更让人担心,没有平台、没有管理,不在可控的范围内,就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顺风车安全责任边界应由法院定。“很多时候发生一个案件之后很快就被当成一个舆情,大家特别害怕这种舆情,一般这种情况,最后很难进入到让法律安静地去判决。法律人判决这个事情会具体地谈平台承担多大的责任,当事人承担多大的责任,司机承担多大的责任,有具体的区分。但是很难进入到这个环节,大家最后都躲避,都被舆论绑架,最后变成舆论判决,基本就是企业赔多少钱,舆论还骂,企业赔钱还被骂。”曹林在会上针对“顺风车的责任边界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一直非常期待能有一场判决,判决是动态的。”

责任编辑:墨北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