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互联网之光”辉映国际面孔:改革开放40年 网络把我带到了中国

发稿时间:2018-11-09 11: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乌镇119日电(记者 卢冠琼 宋继祥 杨月 陈琛)116日上午,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开幕,430余家互联网企业携众多前沿科技亮相。而早期报名参与的中外企业,共有600余家,境外企业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在博览会展区中,中国青年网记者看到了不少国际面孔。 

美国青年Douglas Dueno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 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继祥 摄 

  美国青年Douglas Dueno作为Merculet公司的合伙人,带团队到“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参展。过去13年间,他活跃在中美两国的商务洽谈、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中,因此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多年的经历让他对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包容开放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很多优惠政策,这也是我大学一毕业就来到北京的原因。” Douglas Dueno向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Merculet是新加坡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业服务提供商,平时为了工作,他常常辗转于北京、香港、东京以及新马泰等地。“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因为工作,我经常在空中飞来飞去,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呆上一周也很罕见,但是这次不同。”Douglas Dueno笑着告诉记者,“我这次,将在乌镇连续呆上一星期。但是很棒!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博览会上,很多企业来到展台前和我们洽谈、讨论。昨天有航空领域的企业,刚刚来交流的还有玛莎拉蒂。”  

  Douglas Dueno说,“我们在这里向别人展示自己,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探索更多可能。这是一个很棒的开放交流平台!” 

  来自加拿大的David Spence刚来参展3天,就和Douglas Dueno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的展台相距不到10米。David SpenceNipotec Inc公司的CEO。这家公司利用大数据进行有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致力于打造将有机垃圾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三年前,他来到中国,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分公司。“我的中文名叫马大卫,我太喜欢中国了!”马大卫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选择来中国开始“互联网+环保”的创业,源于12年前的一场奇遇。 

  David Spence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起第一次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深圳时的震撼,忍不住张开双臂。 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继祥 摄 

  12年前,2006年,我在加拿大想做点手机充电宝的进口生意。调研市场的时候,人们告诉我,性价比最高的充电宝,在中国啊!”冲着这句话,马大卫真的来到了中国。首站,他飞到了香港。“从香港去到深圳,我被这座城市的故事吸引了。从一个小渔村到我眼中的大都市,你能想象吗?”张开手臂,犹记得当年的震惊,马大卫向中国青年网记者惊叹,“我是一个发明者!但是这座城市的创造震撼了我!我第一次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我迫不及待花了几天时间把深圳逛了一遍。” 

  “后来,制造充电宝的企业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我就不再做充电宝进口了。朋友建议我做点跟环保和互联网相关的创业,我马上想到了中国。”马大卫说,“我相信中国能给我更多的机会。也确实如此。改革开放40年,今天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充满创造,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会,网络把我带到了中国!”他再次张开双臂,笑着告诉记者,“不然你看,你们怎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看到我啊!其他人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赵瑛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