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师生代表在八宝山追悼会现场泪别王梦恕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王冬伟 通讯员 袁芳)9月22日上午,王梦恕院士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数百名北京交通大学师生来到现场送别王梦恕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表示:“王梦恕院士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工程巨擘、铁路功勋;他长期潜心育人,将毕生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的离世,是北京交通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交通工程界的重大损失。”
逝世前的二十年中,王梦恕院士一直工作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岗位上。作为学校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他率领学校科研团队,完成了大量首创性的科研工作,如在深圳地铁建设中,在国内第一次引入第三方检测;探索深圳地铁大变形成为国内成功首例等等。作为一位高校教师,他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交大“知行合一”的精神,对学生提出了“第一是品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理论”这三个基本要求,强调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他培养出了百余名品学兼优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
王梦恕院士常怀家国责任、一生探索真理,不仅留下了一个个百年工程,更为交大师生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他的精神,必将不断激励交大师生牢记时代重托、矢志科研报国,在王院士曾经探索、战斗过的各个领域,努力取得新的成绩、做出新的贡献。
告别仪式举行前,宁滨亲切慰问了王梦恕院士的夫人及亲属,对王梦恕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张顶立说,作为学生,他追随王梦恕院士20年。为了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王院士始终忙碌在工程一线,他一直倡导在为国家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方面,一定要认真总结普朗特、铁木辛柯等力学大师成功经验,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成为一代宗师,不仅仅因为天才、学识和机遇,更因为他们都有工程师的背景,都有直接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体验和经历。他曾经多次呼吁:要想解决工程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必须要引导高层次人才深入到工程一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凝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我国工程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
北京市政集团总工程师孔恒,是王梦恕院士2000年全日制博士生,他曾经在王院士带领下全程参与深圳地铁相关项目。他回忆到,为了攻克深圳地铁难题,王院士将自己以前工程项目的手稿交给自己,相当于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攻关。什么时候打电话求助王老师,他的电话都是通的,经常长途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半小时。平时他对学生特别照顾关心,但有时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他看到王院士发怒,是因为有学生去找老师汇报工作,请求待遇,当时王院士说,“你看看青藏铁路的那些建设者,他们为了国家丢了命,生了病都没有任何怨言。你们为国家做点事情,怎么能要待遇。”
2008年毕业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桥隧处处长的赵勇说,无论是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还是在工地现场听他讲解对技术难题的处理方案,都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为了使学生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王梦恕院士通常会将自己在全国乃至一些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和施工方案带回来,让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听他讲述。他要让学生们始终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他组建了中日首届盾构交流会,推动盾构技术国产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梦恕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亦是学生们汲取的营养之一。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隧道分院院长郭小红念念不忘一件事:翔安海底隧道第一次穿越海底风化槽时,隧道上部为30多米深的海水,开挖面的地质条件较差,渗水量不断加大,已出现失稳征兆。已经70多岁的王梦恕,在狭窄的临时钢梯上攀爬,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很快提出了施工方案和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措施,使工程顺利通过了风化深槽的严重危险地段。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谭忠盛提到恩师表示,王院士对工作很执着,一直高强度、高负荷地运转着,去年初生病时,还一直在奔波参加工程方面的学术会议。年底时曾经一度身体恢复不错,还专门给学生开过一次会,鼓励学生,干工作一切要从国家需要出发。但对于个人待遇,王梦恕却很少有要求,和工人们在工地吃工作餐是常态,朴素的生活习惯贯穿着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