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9月22日新疆电(见习记者 李虹静)今天是我最后使用“见习记者”这个名称的一天,可我却没想到自己会流着泪写下见习期间的最后一篇文章。
9月19日,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一小时后抵达阿勒泰。一上车,白哈巴边防连的战士说,连队距机场280公里,我们要在路上走近5个小时。路上的前两个小时,我剪完了一条视频、睡了一觉、对路旁的牛羊马群啧啧称奇。第三个小时、第四个小时……途中,边防连的战士已经给我们发了一包零食,里面是一个苹果、一个梨、一袋酸奶、一包纸巾和两片湿巾。战士们的细心让我们惊叹不已。在车上的第五个小时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
这时候小战士问我们是不是饿了。
记者们实事求是,都说很饿。
“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干粮垫肚子。”小战士早有准备。
我们听到有“干粮”,都觉得有压缩饼干就挺不错的。谁知这群戍边的汉子们竟拿出了水果、面包,贴心得不行。好不容易到了连队,一进房间就看到桌上摆放整齐的材料和一张橘粉色的“温馨提示”,大致内容是告诉我们所有房间内的物品都消毒过,可以放心使用;连队位置偏僻,在山里早晚温差大,叮嘱我们记得夜里开电暖炉;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他们,并在最后附带上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打开他们准备的材料,从连队介绍到行程安排一应俱全,最让人意外的是,每份材料他们都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也早已盖好了邮戳,日期正是我们到达连队的日子。
还没开始工作,一位同行的记者就因为长途奔波病倒了。听到消息后,正在接受我采访的军医张瑞良带着卫生员急急忙忙就往招待所那边跑。直到确认了记者病情,让卫生员拿了药来,他才舒了一口气慢慢走回卫生室。
附在文件后印有日期的明信片。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虹静 摄
新疆的夜,来得格外的晚,但是格外的冷。
出发时的北京还是着短袖的初秋,可夜里的白哈巴就像入了冬。很多记者都没有带厚衣服。连队发通知来让统计记者们需要军大衣、被子的数量,报上去后不久便送来了几件,剩下的迟迟没来。直到深夜近一点才又陆续送来了其他几件。当时我们还在奇怪为什么取衣服需要这么久。后来才知道,这是那天晚上连队的一个战士挨着房间敲门问别的战士们一件一件借来的。
次日夜里,因为第二天凌晨要出发去机场,我不得不加班搜集素材。因此采访战士王鑫到深夜。夜里12点半,王鑫眼已经熬红了,可他还是在不遗余力地回答我所有的提问。他们就是这样,无论我们提出怎样的采访要求,都会尽全力配合。
满眼疲惫却还在坚持接受采访的王鑫。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虹静 摄
本以为两天的叨扰在我们离开白哈巴边防连会告一段落。却没想到,这才是个开始。
我们从白哈巴边防连转战阿克苏,路上需要在乌鲁木齐转机。经过近7个小时车程,记者们早已疲惫不堪。一出乌鲁木齐机场,战士们就已经在出口等候,安排大家稍作休整吃个热乎饭。满身疲惫消除了不少。又经过近三个小时奔波,采访团顺利抵达阿克苏。一出机场,就看到战士们站在路旁,像雕塑一样挺拔,胳膊指向车的方向。一路上有他们的指引,我们迅速找到了大巴车。还没安顿,队医就挨个儿来询问我们是否受了凉,需不需要帮我们准备药物……
第二天,我们即将探访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一支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部队。
这群青年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也不会提为我们付出了多少。他们的关心全部都深藏在了每一条留给我们的温馨提示里、每天默默的守护里……我们都明白,战士们竭尽全力地想给我们一切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他们深沉的关心和爱护,一如他们驻守边关多年,守家卫国,牢筑边疆铜墙铁壁的无言担当。
他们是边境守护者,他们是新时代的胡杨卫士,他们是人民子弟兵,守卫着祖国每一寸疆土和每一个你我。
今夜,我为他们落泪。
今夜,我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