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圆了脱贫梦的冯新平,对于今年收益很满意,开心地笑的合不拢嘴。梅大春 摄
中国青年网延安9月14日电(梅大春)“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路通了,水也通了,我也脱贫了。家里的18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平时还可以到果园去上班,每天能挣120,再加上我的养猪和其他收入今年能挣五万元。”冯新平对着镜头比划着,竖起了五个指头,笑的特别甜。家住延川县苏丰村的冯新平,因为右手残疾,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加上原来家里孩子小,一直没有过上好日子,2017年在县、镇、村三级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贷款建起了猪圈,搞起了养殖业,2017年底就实现了脱贫梦。
位于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延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贫困村4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37户24499人,在册贫困户2868户8529人。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更多的群众像冯新平一样脱贫致富,延川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县情实际,通过精准落实致富增收项目、基础改善项目,持续加强扶贫保障政策、队伍建设,注重扶贫扶志扶智增动力,坚持“造血”“输血”协同,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推动今年全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延川县通过土地流转,统一管理,入股分红,助力脱贫攻坚。梅大春 摄
2017年4月,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冯新平贷款4万元,踏了他的养殖脱贫路,到了年底,成品猪出栏纯收入就达2万多。按照扶贫因户施策的规划,冯新平把家里的18亩土地以每年36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果业公司,由果业公司来栽种果树,统一管理。平日里冯新平还帮助果业公司来打理果园,又多了一项收入,同时冯新平还是退耕还林护林员,政府按年发放工资。到了年底,顺利实现了脱贫。
为了早日帮助农民实现脱贫“摘帽”,延川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以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助推脱贫梦想早日成真。
沿黄红枣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梅大春 摄
如今,从山塬到沟道,从黄河沿岸到乡村川道,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山地苹果、沿黄红枣、川道大棚、沟道养殖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
延川县享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红枣种植面积20余万亩。延川以“旅游反哺农业、红枣助力旅游”为思路,通过枣园流转、建立红枣采摘园等一系列举措,利用旅游资源来带动红枣的销售。
延川县乾坤湾风景区。梅大春 摄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每一道湾都有它的独特风景,黄河流经延川县境内,浑然天成5个巨型大湾——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这5个巨型大湾鬼斧神工、气势恢宏,是天造地设的地质奇观,2005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民俗村,带动景区周边农户致富脱贫。梅大春 摄
近年来,乾坤湾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旅游扶贫,与延川县文旅集团扶贫公司紧密合作,探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多赢合作模式。目前,全镇流转枣园1万余亩,枣农可获得每亩200元至500元的入股分红收益。同时,温家源、碾畔、土岗、刘家山4个村组富余劳动力又与文旅集团签订了枣园管理劳务协议,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