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李华锡)2018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吸引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前,首次“委员通道”正式亮相。为何开启“委员通道”?首场“委员通道”都有哪些委员?首位在“委员通道”答记者问的委员是谁?话题又是什么?
图为亮相首场“委员通道”的三位委员。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曈 摄
首次亮相 参照“党代表通道”好做法
在2月28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通气会上,大会新闻组宣布今年两会期间将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大会新闻组表示,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系参照十九大期间“党代表通道”的好做法。
全国两会首开“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加上实行多年的“部长通道”,以及十九大首开的“党代表通道”,至此,“四大通道都齐了”。大会新闻组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在重要会议的场合,都会设有这样的通道,日益展示了中国开放透明、自信的国际形象。
据悉,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将举行三场“委员通道”,时间分别在3月3日下午大会开幕式前、3月10日下午和3月15日闭幕式前。
杨利伟亮相首场“委员通道”。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曈 摄
首场通道 邀请11位各界别政协委员受访
通气会上关于首开“代表委员通道”的消息发出后,媒体和大众一直期待首场通道具体的亮相时间。
3月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组发布《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的通知》。记者梳理后发现,首次亮相“委员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共11位,分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员杨利伟,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十九大手语翻译周晔,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吴浩,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教研组组长张敏,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吕忠梅,香港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主席李文俊,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委员会主席杨扬和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张凯丽。
首场“委员通道”亮相的11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来自特别邀请人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界、九三学社、社会科学界、特邀香港人士、体育界、文化艺术界等界别。
首次参会 杨利伟作为特邀代表人士参会
杨利伟今年首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亮相两会。
杨利伟身为特级航天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记者梳理后发现,杨利伟并不是第一位参加两会的“航天人”。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国防科工局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胡浩,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都在两会会场上留下了“航天人”的足迹。
首位发言:今年中国航天重大举措
杨利伟作为首位发言委员回答了新闻记者的提问。在回答“今年中国航天新的重大举措”这一问题时,杨利伟表示,在十九大召开之前,空间实验室任务已圆满结束,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的建造阶段,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全面进入了空间站新的时代。
“经过中国航天人25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突破和掌握了航天的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以及交会对接这三大基本技术,应该说我们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谈起今年的航天任务,杨利伟说,今年空间站的核心舱要从初样研制向正样研制阶段转换,“我们的整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推进,“航天人”也有一些新的变化。杨利伟表示,今年将会选拔第三批航天员。
他说,第三次选拔和以往两次有很多不同,一是选拔数量会发生变化。“以前的飞行任务都是在一年到两年,或者两到三年有一次发射。将来空间建造期间和运营期间,每年至少有两次发射。第三次选拔从数量上比第一次和第二次有所增加。”
第二是选拔航天员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杨利伟介绍说,前两次的航天员都是以驾驶员为主体,此次不单单要选拔驾驶员;还要选拔飞行工程师,对空间站的建造,维护维修,执行任务;还要招收载荷专家。
“第三是招收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航天都来自于空军飞行员,这一次我们不单单从空军飞行员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杨利伟介绍说,此次选拔不仅要选拔男性航天员,还要选拔女性航天员。
今年两会“委员通道”上这诸多“第一”,不仅传递出务实、高效、民主、开放的办会理念,更完美展示了中国开放透明、自信从容的国际形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敢为人先的中国人,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无愧于新时代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