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新春走基层】重燃千年窑火 在保护中续写邛窑新故事

发稿时间:2018-02-12 10:14:00 作者:隆敏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月10日下午,文君窑烧制的陶艺作品正式出窑问世。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青年网成都2月12日电(隆敏 陈俊成)新春临近,在距离成都市区80公里的邛窑遗址内,新建的文君窑重新点燃了沉寂800多年的邛窑炉火。2月10日下午,8000多件由中、美、韩三国艺术家制作的陶胚正式亮相,沉睡的邛窑遗址再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开启续写邛窑故事的新篇章。

2月5日,邛窑遗址内兴建的文君窑正式进行柴烧点火。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2月5日,邛窑遗址内人头攒动,耗时8天新建的文君窑举行了柴烧点火仪式。熄灭8个多世纪的炉火“复燃”,让许多人激动不已。“沉寂千年的窑火复燃,这是古与今的对话,我们将在这里探寻邛窑古老的烧制技艺,让沉睡的遗址活起来。”邛崃市文物局局长何吉民说。

2月10日下午,文君窑烧制的陶艺作品出窑,市民进行把玩观赏。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2月6日清晨,天空不时飘着微微细雨,天气略显寒冷。“还需要继续升温,达到1300多度才行。”望着立于窑上方的温度监测计,文君窑主创艺术家韩国圆光大学教授郑东熏对现场值班众人说道。添柴、升温,看似简单的工作的背后深藏着匠心追求。“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大多采用气窑和电窑,柴烧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郑东熏表示,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运用中国传统柴窑进行现代陶艺的创作,将中国传统的龙窑文化发扬光大。

  “我觉得这对传统文化传承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往窑内添柴的孙国瑞回头说。这名来自四川巴中的青年陶艺创作者曾远赴各地学习陶瓷制烧,如今他在这里继续修习传统陶艺制作并参与文君窑柴烧工作。“希望能学习到更多的传统陶艺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艺,也让更多人了解邛窑,发扬邛窑文化。”

邛窑遗址入口处。陈俊成 摄

  据了解,邛窑是我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也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其始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南宋,8个多世纪里,熊熊不绝的炉火和无数匠人的努力成就了邛窑的美誉。在经历发掘时的惊艳、保护中的坎坷之后,这座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的邛窑遗址,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时光荏苒走到今天,在邛窑遗址公园内,一座座覆盖着青草的古老窑包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邛窑烧制的盛景。本着“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创开发”这一原则,当前,以邛窑遗址为依托,总投资100亿元的国家级天府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2018年4月对外开放。

散落于窑包周围的民居已经基本完成修葺改造。陈俊成 摄

  “相较于此前,邛窑不再是冷冰冰的展品,通过文创产业和学术交流,邛窑遗址将是一个集欣赏、参观、学习于一体的地方,真正实现‘遗址活起来’。”何吉民介绍说,目前,天府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已完成核心保护区整体保护提升工程,散落于窑包四周的川西民居也已基本完成修葺改造,建成了邛窑十方堂师徒制文创学校、文创研发中心等10个文创项目业。同时,园区还成功引进了1个国家级大师团队,25名知名艺术大师和5家文创社会机构。

  从创烧到衰落,邛窑在800多年的时光里经历了从荣光到落寞的转变。衰落至800余年后的今天,熊熊燃烧的文君窑火的开启了邛窑的新蜕变,一段新的故事由此续写,邛窑文化传承创新序幕就此拉开。

责任编辑:张亚云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