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普列车上的三个返乡母亲:归心似箭 家在眼前

发稿时间:2018-02-11 14:34:00 作者:刘利影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临近春节,1457次列车的窗户已经装饰上了狗年的窗花。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两位乘客在火车上分享手机上的趣事,两个人都在做保洁工作,一个在大同上车,一个在昌平北站上车。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刘利影)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儿,春运进入第8天,车站返乡旅客的脚步明显带着风,加了节奏。没带任何字母前缀的1457次列车早9点自呼和浩特发出,晚8点进入北京昌平北站,昌平北站算是它线路中涌入乘客最多的站点,好似抛物线的顶点,两边分布着冷僻的小站,用乘客王阿姨的话说就是“进站前一车厢就二三十人,开走后全满”。

  昌平北站自北京北站停运后承担起一部分北上列车的始发终到经停工作,春运期间旅客人数大增,候车厅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们画着圈排队检票进站,1457次列车大号卧铺车靠近检票口,小号硬座车离得远,大家拖着行李箱一溜小跑冲向车尾,灯光里烟尘飘浮。

  在这趟速度并不十分快的列车上,人们度过了往常记忆里热闹的小年夜。外出工作、务工、求学,归心似箭,家在眼前,同乡人自天南海北汇聚,共赴归家旅程,普速列车略显拥挤的车厢里承载着乡思和喜悦。

  拥挤的小年夜

  王阿姨全程要坐二十多个小时的车,没能买到座位,在人少时找没人的座位休息下。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2号车是最后一节硬座车厢,挂在列车尾部挨着工具车,人相对少些,没买到座的王阿姨从大同站上车后基本能找到闲余位置,有时还能躺躺。车进昌平北站之前列车员小姑娘建议她趁着卧铺票有空出来的,补张票舒舒服服躺着到家,想着要多花百八十块钱她最后没有补。

  列车一进昌平北站扑扑腾腾上来很多人,车厢瞬间被坐满,过道也站着人,行李架上放不下的行李都安置在乘客脚旁边,王阿姨拿着小马扎靠着座位坐在车厢的最后,旁边买到座位的年轻女旅客一直邀请她轮流坐。

  她自大同站上车,在一个名叫“东来”的小站下车,头天12点半上车,第二天早上快9点下车,全程二十多个小时,随身拎了两个小袋子,还有一个女儿怕她累临上车买的小凳子。

  “今年50了,在外面到处跑工作习惯了。”王阿姨精气神非常好,五官端正底子好,眼睛弯弯含着光,长发整齐地梳一束搭在身体的一侧,长途坐车也没见乱,穿着印着鲜花有点应潮流的夹克衫。

  多年前女儿嫁到大同安了家,2017年王阿姨也来到了大同工作,做宾馆保洁,和同事4个人一组负责两层楼大概30个房间的卫生,一个月挣1900块钱。她告诉记者,多干一年工资每个月涨200块,3年封顶。

  说到大同这个城市,王阿姨觉得不错,但就是距离老家太远,“离家远了点,上千里地,彼此有什么事情也照应不上。”所以去女儿身边工作也算有个照应,心里踏实。

  儿子在老家,临近春节,她又想回家看看过新年。

  车上一位老年男旅客上车前大概喝了点酒,非要打开车厢门去后面工具车外的连接处抽烟,高声反驳上来劝阻的乘务员。王阿姨和旁边的旅客搭话,有几分理解:“他估计心情不好,刚刚打电话语气也不对,临近年底事情都多。”

  和孩子在一个城市

  1457次列车上,深夜母亲护着自己的孩子,两个人都睡着了。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2号车厢最后两排座位,算上王阿姨坐了4位保洁员,其他三位在昌平北站上车,都在北京工作。遇到同行,几位也相互交流了下工作情况和待遇,打听下明年有没有机会一起工作,自异乡归来的同乡人说话多了份亲密。

  张云阿姨坐在王阿姨对面,今年45岁,身材微胖笑起来眼睛弯弯,在北京朝阳做小区楼层保洁和小时工,是两年前老乡介绍过去的。

  她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的公司管食宿,做小时工一个小时工资30块钱,公司抽走一部分。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吃饭后开始打扫小区楼内公共区域,大概9点多业主们会有小时工需要,开始进入业主家里打扫。

  每天工作8个多小时,有时10个小时不止,一般晚上七点多她就和工友们躺在了宿舍床上,自己不玩手机,聊聊天后各自睡觉,所以坐这趟小年夜夜车,刚上车就忍不住睡了一小觉。

  她这次回家是提前请假,正月初九回京工作,大概在家待上半个月,去年11月份请假回过家里一次,在家待了十多天。自己随身带了两件行李,绑在带轮子小推车上,拿起来方便。

  她告诉记者,除了同乡,自己17岁的儿子去年11月份也来了北京,在大兴实习,做汽车维修。

  同行人问她儿子为啥没一起回来,“他腊月二十八才放假,放7天,我就先回来了。”

  平时母子俩一个在朝阳区工作,一个在大兴实习,离得不算近,见面机会也很少,“平时见得不多,我找不见儿子的公司,儿子放假会过来找我,看看我。”虽然见面不太频繁,但是和儿子同在一个城市,张阿姨说心里也很踏实。

  母亲的两大包礼物

  年轻的乘务员在1457次列车上打扫卫生。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利影摄

  同在北京做保洁工作的杨女士今年31岁,10多年前没结婚的时候来北京工作过,最近两年又重新回来工作,目前在一家中介房产公司做保洁,工作内容同样是固定房屋保洁和小时工,但收入比邻座的几位高,丈夫在一家超市做店长,两个人一个月的收入比较理想。

  她告诉记者,自己两年没回过家了,家里有一个11岁读四年级的女儿,这次回家为女儿准备了很多新年礼物。她带了两件行李,一个大号的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行李箱装得鼓鼓的都是为女儿买的新衣服,背包里装满了给女儿带的零食,“箱子里都是给姑娘买的衣服,包里装了火龙果、巧克力和糖啥的,全是零食。”

  谈到女儿杨女士满脸都是笑容,被问到两年没回家想女儿怎么办,她说平时每天都和女儿视频聊天,假期时女儿会过来,今年暑假就来北京待了20多天,但是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一周能陪女儿的时间不多,孩子多数时间在昌平的姑姑家。

  工作内容和要求导致她能陪女儿的空闲时间很少。保洁工作一天下来基本没有休息时间,特别是小时工工作,“小时工是按分钟算的,就算喝个水也要和业主说一声,做服务行业的要摆正心态。”

  正常状态下她一天要打扫七八个房屋的厨房、客厅和卫生间,如果一天都做小时工工作对她来讲会比较满意,一是工作时间比较集中,二是收入有保证,一个小时40块钱,“如果一天做七八个小时,那这一天挣得就可以了。”

  目前杨女士和丈夫一个月租房要花1400块钱,加上各项生活支出,费用还可以承担,女儿寒假没有来北京,主要是过来一趟花销很大,说着她笑着指了指脚边的两个超大份“礼物”:“回家这一趟花了六七千块钱。”

  杨女士在终点站前面的一个小站下车,早上八点到站,临下车前和周围旅伴闲聊,决定在北京再工作一两年就不干了,回家陪女儿。(文中张云为化名)

责任编辑:邹畅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