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项目奠基仪式在海南省儋州市举行。 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中国青年网儋州11月12日电(记者 卢冠琼)11日上午, “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项目奠基仪式在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隆重举行。昔日游人鲜至的农家小镇,今天格外热闹。奠基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而在不久的将来,逾5000亩的土地将被建成高品质、可持续的国内首家热带田园综合体,惠及周边千余户村民,积极实践旅游扶贫,打造儋州发展新的增长级。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主导、顶层设计、城乡元素结合、多方参与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和美丽小镇。而 “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在此基础上首创“热带田园综合体”,备受瞩目。
奠基仪式上,儋州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江、海南农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王永强介绍了项目情况,近百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出席活动。
绿色农文 打造琼岛后花园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九大精神,嘉禾农业拟投入50亿元,与海南农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一起启动建设热带田园综合体“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着力完善农业产业链条,通过三产联动打造儋州乃至北部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儋州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江致辞。 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嘉禾农业为什么选择在儋州打造“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郑卫江介绍,在历史上,儋州称得上是风云际会,多种文化交融,东坡文化、黎苗文化、岭南文化、农耕文化等历史遗留非常丰富。这为 “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的打造,提供了历史素材。此外,儋州地处海南省西北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在不久前的10月份,儋州还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独特优质的地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载体。
郑卫江透露,项目整体以“农禅”为主题,以热带农业和农业景观为特色,将农耕的朴素自然与中国禅的修性静思相结合,旨在倡导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900多年前,年已花甲的苏东坡被贬放到海南儋州,有人感慨,此乃“东坡不幸而儋州之幸”。北宋文坛最耀眼的光芒推动着海南文化走向了高峰。而原以为要终老海南的苏东坡,得到了重新启用。公元1100年,遇赦的他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著名诗句《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对这个流放之地的无限留恋,苏东坡甚至发自肺腑地将儋州称作自己的故乡。
记住乡愁、传承文化,儋州不断前行。当年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而今成为了世人眼中最向往的热带度假天堂。王永强介绍,“苏东坡对海南以‘海南村’相称的大气象启发了我们。因此,这个项目定名为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指引着我们的发展方向。”王永强表示,“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旅游市场上涌现出大批中等消费收入的人群,他们的消费观念在转变,‘回归乡村、回归生态’的旅游方式日益深入人心。”他认为,中国的休闲度假市场并不缺消费者,但是缺好产品。而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必须是以文化为魂,以品质为根,以体验为王。
打造适合人们放松身体、放飞心情、享受独特海南传统文化和黎苗文化的旅居产品,王永强表示,希望每一位前来体验“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的游客,都能够由衷发出“海南万里真吾乡”的赞叹!
旅游扶贫 力创特色增长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袁康培看来,“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项目很好地处理了三个关系:农业农民与农村的关系;农业与旅游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发展中,既要保护好环境,踏雪无痕,保护好一草一木,又要将优美生态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袁康培表示,“力争成为海南的‘新农人、新农旅、新增长极’,这个项目的思路很好,非常具有前景。”他透露,浙大不仅参与了前期规划工作,在后期,也将进一步强化合作。
旅游扶贫可谓是该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落点,它也是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今年7月份,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到2020年,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使约1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的17%。袁康培认为,这意味着,旅游行业正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解决农村贫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兴力量。旅游扶贫只要开发适当,就可以取得开发一个景区带火一片贫困乡村的效果,正所谓“一业兴、百业旺”。他指出,能否以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民脱贫,是衡量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新农人、新农旅、新的增长极”题中应有之义。
“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打造的“一个中心,四个自然村”,以自有5000亩国有出让农业土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村庄50000亩土地的开发模式,为旅游扶贫做出了有益尝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在筹备初期,便已为周边贫困人口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而按照规划,项目最终落成,将带动儋州农户脱贫5000户,年引入游客量达200万人,项目总产值达9-10亿元/年,纳税拟达到2000万元/年。记者还了解到,“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项目除了建设热带田园综合体之外,还设立了研发中心和育苗基地,结合当地特色大力推广标准化农业种植和产供销一体化,多渠道带动村民致富脱贫。
串起百业,汇聚万众,“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有效激发了城乡民众参与旅游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将指引琼岛后花园迈向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