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悬崖天路”让双坪村一夜成网红

发稿时间:2017-05-25 16:24:12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中国青年网

  悬崖天路。刘康 摄

  一个名叫双坪村的村子,忽然火了。

  23日、24日,《人民日报》一位记者到村里蹲点采访发回的报道,使双坪村的“悬崖天路”一夜成网红。

  双坪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1500米的开州区满月乡,曾因交通闭塞,进出村只能靠沿山修建的一条木梯连结的羊肠小道通行,被称为“木梯上的村庄”。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新老支书带领村民,在峭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悬崖天路”。双坪村人因“悬崖天路”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一条乡村路的变迁

  今年41岁的李隆文,家住在海拔1500多米的双坪村5组高山上。20年前,他想下山,要先穿过崎岖的山间小道直到崖边,再从几十步高的梯子爬下。全程下来,需耗费近3个小时。这还算快的,年长的村民需要半天时间。

  最糟糕的是,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双坪村都会大雪封山。这4个月,村子几乎变成一座“孤岛”。

  由于交通闭塞,村民很难发展农副产业,导致双坪村长期戴着贫困村的帽子。

  “要致富,先修路!”1997年,时任双坪村村支书的凌瑞元向村民们表达了在悬崖凿路的想法。

  村民凌发轩率先响应老支书的提议,发动村民人均出资1500元修路。

  公路修建涉及村里三个村民小组,不管如何规划,其中有一段路必须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这无异于修一条“天路”。

  懂工程修建的村民凌发全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施工员。在他的带领下,10名村民夜以继日地在悬崖峭壁上施工了一年,终于在2000年10月,将这条595米的“悬崖天路”打通。

  后来,新任村支书凌发坤上任,决定硬化这条“天路”。几年前,通过当地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方式,“悬崖天路”实现了硬化升级,变成了双坪村人的景观路、发展路、致富路。

  一个创业者的见证

  村里的特产运得出去,外面的物资运得进来,双坪村村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随着“悬崖天路”建成,不少在外闯荡的人回到村子里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李隆文就是其中的一个。2008年,在外打工的李隆文回到满月乡,在场镇上开办了一家套装门市,年收入上百万元。2010年的一天,李隆文回到老家,发现他家周围的地都荒芜了,决定利用荒地发展种植业。

  说干就干,李隆文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多亩土地,搞起了蔬菜基地,当年就有了很好的效益。

  在蔬菜基地搞得红红火火之时,李隆文发现中药材种植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而双坪村又适合种植中药材。2014年,他开办了一家股份制合作社,与20多户村民签订了300多亩土地的流转合同,其中近2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

  如今,合作社里有110多亩的厚朴树林,林下种着大黄,另外还有40多亩的木香、30多亩的桔梗。

  对于一些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合作社则为他们提供树苗、种子、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最后按产量分成。

  这仅仅是双坪村依托“悬崖天路”发展种植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结合优势资源发展起以黄连、厚朴等中药材为主的种植基地8000多亩,每年带动200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悬崖天路”让双坪村一夜成网红
责任编辑:yxl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