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博物馆文物也需防震 成都博物馆晒出"黑科技"

发稿时间:2017-05-12 17:14:24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中国青年网

博物馆文物也需防震,成都博物馆晒出“黑科技” 。(图片由成都市博物馆提供)

  人民网成都5月12日电 (朱虹)又到了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据了解,2008年,因防震准备不充分,四川一些馆藏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成都博物馆在新馆建设时,把防震作为了重中之重,进行了周密的科技“武装”,用上了逆天的“防震黑科技”。

  弹力十足 橡胶圈上的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晒出一个像轮胎的东西,叫做“隔震橡胶支座”。大家对橡胶应该并不陌生,橡胶的弹性,可以有效地减缓震动。利用这个特性,成都博物馆在整体建筑的下面测算出了300多个点位,全部放置了橡胶支座,而每个支座又分很多层,像千层饼似的叠起来。这样就在上层建筑与基础建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隔震层。

  据悉,成都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是钢+混凝土的结构,使用了大量的钢材,整体十分坚固。可以想象一下,博物馆就像一个沉重的大盒子,被小心地放置在铺垫了橡胶垫的底座上,如果力量足够,这个大盒子甚至可以整个儿被拿起来。馆舍、橡胶圈、基底,三者之间并非一体,这样一来,地下的震动对上面建筑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

  记者了解到,这是当前一种经过了强地震考验的新型结构体系,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考虑到四川地区的地震隐患,成都博物馆的设防烈度比一般的七度有所提高,达到了八度。即使再发生大地震,也能保证建筑本体及内部文物的安全。而且这套体系,也是成功经过了“实践”的。就在去年6月27日,成都博物馆新馆刚刚试运营,距离成都只有百来公里的绵阳发生4.6级地震,当时成都有轻微震感,而据成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回忆,他们是看到新闻才知道发生地震的,在馆里并无感觉。

  量身定制 全系统技术为文物护航

  据悉,2016年,成都博物馆在文物防震关键技术上做了创新。由于博物馆每个展厅里的文物种类繁多,各不相同,有些沉重不稳,有些脆弱又纤细,并且还有大量的瓷器陶器,稍有不慎就会有损伤。为此,成都博物馆特别为这些文物分别加装了专属的底座防震台。这个防震台是由制造动车的中国中车集团打造,采用的是应用于高铁的缓冲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文物的稳固。

  不仅如此,在文物防震的工作中,成都博物馆还首次制定出95%保证率的文物本体防震滑移、倾覆、材料强度等安全设计指标体系,并且针对不同展柜及文物类型,配备了多元化防震设备产品,如独立柜防震台、通柜隔震台、密集柜防震地板等,形成“震源+馆舍+展陈(柜)+文物”全系统防震安全个性化设计。如今,馆内有近百件珍贵文物已经或将拥有自己专属的防震装置。

  亲眼可见 美观和安全兼顾

  据馆方介绍,在布展前,文保科技人员就详细列出了馆藏文物中对震动特别敏感的文物,如陶俑、瓷器等,对其所在的点位一一进行震动模拟分析,再分别量身定制防震方案,研究开发了不同的防震装置。

  比如,巍然伫立在成都博物馆二楼展厅的两座东汉石碑——“裴君碑”和“李君碑”,碑体均超过3米高,加起来超过8吨重,气势撼人,能清楚看到上面的汉隶铭文“巍巍大汉”与“列备五都”字样。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展示效果,得益于布展团队基于文物三维模型的科学计算。

  据了解,高度在两米以上的石碑,地震时碑帽为相对薄弱环节。文保科技人员先用三维扫描仪对汉碑进行扫描建模,再利用获得的三维模型,采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以1:1的比例真色彩打印出轻质材料的碑帽,碑帽原件则被放置于文物库房保存。

  为让沉重的汉碑竖立起来,不能在碑身安置支撑钢材遮挡观众视线,文保人员利用之前建立的三维模型,在计算机上反复研究,确认了将碑身嵌入底座行得通,接着又经过多次的模拟科学运算,计算出最合适的底座高度是22厘米左右。这才将没有辅助结构支撑的两座汉碑稳稳竖立起来,把完整的形貌展示给观众。

责任编辑:千帆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