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念好“山水经” 做好“林文章” 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成效凸显

发稿时间:2017-05-10 20:35:22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中国青年网

  永川区茶山竹海。记者 万难 摄(本报资料图片)

  2016年底,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较“十一五”末增加8.4个百分点;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50.2%,较“十一五”末增加28个百分点;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5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末增加6500万立方米……近日,记者在重庆市林业局看到的这一组组数据,无不折射出近年来重庆市生态环境、特别是长江两岸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这与重庆市坚定不移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要求,念好“山水经”,做好“林文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以及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加强生态保护,守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春日暖阳将湛蓝天空映入湖中,远处的青山绿树、近处的亭台楼阁与湖面相映成趣,无数的水鸟在其间尽情飞翔、嬉耍……仅仅几年时间,过去荒芜的璧山秀湖湿地公园就摇身一变,成为无数游人踏青观光的好去处。

  璧山秀湖、开州汉丰湖、南岸迎龙湖、南川黎香湖……近年来,重庆市加大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新建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6个,这些美景入画的湿地公园,如一粒粒珍珠般点缀在重庆的山水之间。

  而湿地的保护,仅仅是重庆市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按照“五个决不能”底线要求,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出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分类管理办法,区划技术规范和管制措施,并逐渐将其“落图”,实现了“一张图”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重庆市共新建市级以上湿地公园14个、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个,基本形成21个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6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88个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9个国有林场为骨架的生态保护体系,使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在此基础上,重庆市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保险等工作,全面构建起涵盖卫星、直升机、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地面人员巡护的立体防火体系,森林保险面积也增加到4550万亩,全重庆市近4500万亩天然林全面落实了管护责任。

  这些措施的综合施治,对保护好重庆市现有的生态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根据最新生态效益监测,全重庆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已提升到每立方厘米980个,森林年涵养水源137亿立方米、年固碳释氧1237万吨、年固土0.9亿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587亿元。

  加快生态修复,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重庆市是全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石漠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是岩溶地区贫困之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它不仅严重威胁长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也是重庆市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绕不过的坎。

  为治理这一顽疾,重庆市各地积极探索石漠化分区施策、综合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秀山县在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引进皂荚树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造林的树种,逐渐形成了皂荚树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石漠化治理,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的路子。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重庆市加强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向国伟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加大了生态修复的力度,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突出荒山造林、水系绿化、通道绿化和城区绿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使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全重庆市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45.4%。

  尤其在长江沿线地区,重庆市实施了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工程,在长江及支流第一层山脊范围内,共完成营造林334万亩,使项目区基本形成滨江景观林带、中山产业林带、高山防护林带的“三带”格局,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升了28个百分点,达50.2%。

  此外,2013年以来,重庆市依托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近900万亩,封山育林460万亩;实施森林抚育900余万亩;完成660余万亩第一轮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任务;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300多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00多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工程造林100余万亩;实施消落带隔离带建设15万亩,湿地恢复38万亩,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25个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10个地方获评“中国森林氧吧”。

  壮大林业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在重庆,占幅员面积52%的林地资源,就是一座天然富矿。森林,不仅给重庆的山水画卷描上了葱郁的色彩,也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在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等林业重点工程时,坚持增绿与增收结合,通过特色效益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林业贷款贴息等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林产经济不断壮大。

  在奉节县甲高镇安家村,过去无人问津的油橄榄,现在成为当地农户眼中的“宝贝”,原因在于,油橄榄产出的果子,可以卖出好价钱,部分进入七年盛产期的橄榄树,每亩可产油橄榄900公斤以上,每亩油橄榄可为农户带来收入8000元-10000元。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重庆市林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型。”重庆市林业局对外合作产业处处长张晓勇说,目前,全重庆市已发展木本油料110万亩、笋竹340万亩、中药材122万亩、花卉苗木40万亩,还建成了一批干果及速丰林基地。涌现出江津花椒、荣昌笋竹、忠县柑橘、开州云木香、巫山脆李、南川方竹、城口核桃、彭水油茶、奉节油橄榄等一批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林产品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家具、竹制品、生物质能源为主体的林产工业发展格局,万州谭木匠、城口山神漆器、梁平竹帘等木竹工艺品闻名遐迩,培育出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石柱黄水、巫山小三峡、巫溪红池坝、江津四面山、酉阳桃花源、涪陵武陵山等一批知名森林旅游品牌。

  近两年来,重庆市林业增加值保持了2位数以上的增长水平,其中2016年的林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1.3%。共培育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00家,培育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县2个,发展森林人家2000个。2016年,全重庆市森林旅游人数达到7000多万人次,直接收入100多亿元,带动约10万农民增收致富。林业产业的发展,对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富民产业。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念好“山水经” 做好“林文章” 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成效凸显
责任编辑:yxl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