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王莹
晚上躺在床上,你是否沉浸在看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里无法自拔?明知时间不早了,但就是不愿意睡去,最终是晚上睡不下,早上起不来?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场景,也成为当下很多青年人生活作息的真实写照。
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纳入此次调查的为10岁至45岁间的近6万人。报告显示,从整体的睡眠状况来看,76%的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其中超过13%的人甚至感觉处在痛苦状态,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整体状况不错。
糟糕的不仅仅是入睡困难。调查显示,“睡醒后像充电一样”的受访者只有5.6%;而“睡不够,起不来”或者“睡了却依然疲惫”的受访者高达91%。此外,能“一觉到天亮”的青年人只有11%,其他受访者都表示会半夜醒来。
76%、91%,两个“高危”数据令人对青年群体的睡眠状况担忧,也让青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亮起红灯。
为什么他们会睡不好?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工作人员分析,压力、焦虑、情绪低落是中国青年睡不好觉的罪魁祸首。同时,电子产品也是偷走睡眠的帮凶,电子产品的蓝光效应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影响人的睡眠。这个判断得到了调查数据的支撑:93%的受访者表示睡前玩手机,追剧和购物消耗了大量睡觉时间。调查也显示,一些平时很关注美容阅读内容的人群,凌晨2点时手机依然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可谓是“贴着面膜刷屏”。
其实令人堪忧的睡眠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青年群体之中。去年,《2016中国中产阶层睡眠指数白皮书》就曾引发公众热议。这项旨在调研中产阶层睡眠指数的调查吸引了1300万人参与。调查显示:有失眠症状者的比例达46.58%,疑似失眠患者达15.02%;4.79%的人群需长期服用安眠药方可入睡;82%的人患有睡眠障碍。
令人沮丧的是,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自身健康,也会导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专家表示,睡眠不佳会使18.7%的人记忆力减退;16.94%的人有精神问题倾向;4.71%的人有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其中1/4的人有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
可以说,睡个好觉曾经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小愿望,却成为了当下很多人的奢望。压力、焦虑、自律性差等无疑是睡眠质量下滑的真凶。要缓解睡眠障碍,有多种途径,但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依靠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
明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不妨趁此给自己定个小小目标:当时针指向夜里11点时,放下手机,做几个深呼吸,享受一份宁静,拥抱一场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