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新疆轮台县:大三学子心系家乡 创办"驼队"教育团队

发稿时间:2017-02-19 14:33:18 来源: 人民网-新疆频道 中国青年网

  “工作队在我的出生的地方做贡献,我也要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我要感谢祖国对我多年的培养,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恩情,从我做起,感党恩,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新疆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巴什阔玉克村村民木纳瓦尔·木沙说。

  2月14日,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志愿者“老师们”与铁热克巴扎乡巴什阔玉克村的20多名孩子们一起同台演出,为一个月的义务支教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据了解,木纳瓦尔·木沙出生在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巴什阔玉克村,2014年8月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目前正在读大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人,2015年暑假回到家乡,发现这里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差,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孩子们假期生活单一,闲暇之余就与村里的孩子沟通聊天,得知了他们假期求学上进的强烈欲望,一股创业和帮扶的决心在她内心涌动。

  寒假结束回到学校,木纳瓦尔·木沙常常会接到家乡孩子们的来信,孩子们来信中讲述自己的理想,讲述学校里的趣事,这些来信也打动了木纳瓦尔·木沙。上大一、大二的每个假期,木纳瓦尔·木沙每个假期都在外打工,认识了一些一起共事的大学生,这次归来,她毫无保留的向大家说出她的想法,组织大家在一起为家乡做贡献,大家纷纷同意。得到大家肯定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创办教学团队的决心。

  2015年1月,她和其他几个大学同学创办了“喀热宛”教育团队。“喀热宛(Karavan)”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驼队”,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物质、文化交流。如今,她们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搭建新疆与上海等内地的新桥梁,因此取名为喀热宛,并用一只微笑的小骆驼作为团队的Logo。

  2015年1月寒假,她个人在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开始为期22天的指教活动,帮扶力度非常大,16名学生中有13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初班。7月暑假,她带领2名同学在该县铁热克巴扎乡进行第二次支教,学生人数达到50余人。

  2016年1月寒假,她信心满满,开始组织“驼队”教育团队10名返乡大学生在该县铁热克巴扎乡进行第三次指教,学生人数达到100余人。7月暑假,分别在新疆巴州轮台县、阿克苏温宿县、哈市岳普湖县等地开展支教,她组织20名返疆大学生参与支教,学生人数达500余人。

  这是她第五次回来支教,短短的2年,她组织了5次支教……

  现在“喀热宛”团队中有上海各个高校的新疆学生,还有一些“疆三代”。木纳瓦尔·木沙说:“我们的最大动力是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孩子多学点知识,能够生活得更好,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考到内地上学,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将来建设伟大祖国。”

  据了解,她们开创的假期辅导班主要对语文、数学、汉语进行定向辅导,针对性辅导,同时开设微信学习班,进行普通话教学,加强孩子们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支教的同时对当地特产进行采购,以电商的方式为当地水果促销打品牌。

  2月14日,他们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结束,她们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当天和20多名孩子一起举办一场文艺汇演。村“两委”及驻地工作队全体队员和县领导都来助阵观看演出。

  轮台县人大副主任阿不力肯·阿依丁对志愿者老师木纳瓦尔·木沙的支教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返乡开展支教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推动了我们“双语”教学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农村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新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姚博)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