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变“网红”是因为文物吸引人

发稿时间:2017-01-24 00:2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摆放整齐的零件。上官云 摄

  好在王津是个有耐心的人。“变魔术人钟”修好后,2010年还远赴荷兰展出了半年。

  日复一日八点上班、五点下班,王津不觉得枯燥,“钟表的模样、构造都不相同,最多也就是一对儿一样,但机芯什么的也会有变化。看着这些小东西经自己的手,都能动起来,挺好玩儿”。

  修钟落下了“职业病”

  算起来,王津与故宫颇有渊源。以前,他的爷爷在故宫图书馆工作,幼年王津常常去送饭。不到20岁,又接爷爷的班儿进了故宫。在钟表修复室,他的师父是马玉良,也是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王津是第三代。

  “我刚来的时候,钟表室就两三个人。” 第一年,王津根本碰不着文物,而是先从基本功练起,比如弄点铜丝、锉个销子之类,“第二年,有资格接触文物了,简单的机芯试着修复下。头三年基本都是打基础的阶段”。

一些等待修复的钟表。上官云 摄

  在王津的印象中,自己正式上手修复的第一座钟是“三面钟”:一个机芯带着三个钟面,每一面都能看时间,“那会还是上世纪80年代。虽然修之前干过两三年了,但心里头还是有点儿紧张,担心能不能修好”。

  容易修复的钟,可能两个月就能搞定,难一些的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尤其是那些残破不堪、零件完全锈死的古钟。一件待修文物到手,拆解、清洗……需要补配的小零件自己做;必须要换的、特别大的齿轮之类就摘下来,拿到专业的店里订做,不过这个频率并不高。

  一年到头,他出国的次数也并不多。但每逢有机会,王津总要找点儿时间到国外博物馆看看那里收藏的钟表。他自嘲,“这就跟职业病似的了吧”。

原标题: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变“网红”是因为文物吸引人
责任编辑:孙钊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