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对央视报道上海有关医院工作人员收受回扣一事作出回应。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获悉央视报道有关医院工作人员收受回扣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当天上午即要求相关办医主体和医院进行查核,并对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同时,举一反三,加强面上排查和整治,狠刹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风,坚决维护患者的权益。(央视记者 池平)
早前报道:央视调查6家大型医院:医生回扣占药价30%-40%
在大城市的医院里,长期存在一些不看病的“特殊患者”,他们不仅和医生熟悉,而且神通广大,能和医生进行某种交易。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与医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利益呢?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终于揭开了秘密。
上海某知名医院每年的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央视记者发现,这家医院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特殊患者”前来就诊。这些所谓的“患者”手中都没有病历,出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都是医生中午或下午下班前1个小时左右。更为奇怪的是,这些所谓的“患者”在1个小时内,要进两三个诊室。很显然,这种现象极为不正常。记者注意到,这些所谓的“特殊患者”互相都比较熟悉,对不认识的人都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诊室没有患者的情况下才进入,而且还要把门反锁上。
记者:他们在里边干嘛?
医院保洁人员:我在门诊见多了,药贩子,卖药的,推销药的,还有他们的私事啊。
原来,这群所谓的“患者”其实就是医药代表。这名医院保洁人员透露,这些医药代表除了向医生推销药品,还和医生有“私事”要做。但对于是什么“私事”,这名保洁人员不愿多说。那么,这些医药代表和医生有什么“私事”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借机进入了医院神经内科的一个诊室。
天天跑医院“统方” 一个月赚一部手机
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诊室里也没有患者,但是医生并没有离开。除了医生,诊室里还聚集了十几个医药代表。记者看到,有的医药代表还在医生的电脑上查询医生的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