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在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成效基础上,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部署了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任务。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五大政策”扎实稳打,推动供给侧改革攻坚:稳健的宏观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精准的产业政策为结构性改革方向找到了准确定位;灵活的微观政策完善了市场环境、激发了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务实的改革政策大力推动了改革落地;托底的社会政策守住了民生底线,发挥着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
“五大任务”齐头并进,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去产能方面,工业转型升级明显,企业效益持续好转。有关部门抓紧落实国务院6号、7号文件,制定出台配套文件及具体措施,并与省级政府、中央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目标任务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去库存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企稳,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90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427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中央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去杠杆的7种主要途径。各地树立底线思维,高度警惕以高杠杆、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风险。10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减税降费取得初步成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补短板方面,突出重点领域补短板,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2016年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近千亿元,并先后安排了三批专项建设基金,集中力量加大对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改造等补短板重点领域投入。
即将到来的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开启新实践,中国经济站上新方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的问题,其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深化供给侧改革。2017年,我国将继续深入地把“五大政策”和“五大任务”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火热的“四则运算”中,对过剩做减法,对短板做加法,对创新做乘法,对路障做除法。抓住“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消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这块硬骨头,清除企业高杠杆率这个拦路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站在“中国经济新方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重头戏。虽然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进一步阻碍农业发展。要从根本上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就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在取得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加大科技投入、模式创新等要素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要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必须打赢的“硬仗”,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2016年,供给侧改革攻坚之年,喜见成绩;2017年,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久久为功。立足中国经济的新方位,走在复兴之路的关键节点,改革仍在路上。(相均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房琳洁系人大重阳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