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修伟(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他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又再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体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民族性是文化的天然属性,民族认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我们中华儿女广泛认同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中华文化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强调“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信仰;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强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的帮扶精神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也得到了广泛认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都是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真实写照,都是党和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传承价值,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一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不变的文化基因,都有着一样的文化认同。这种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警惕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根本要坚持文化的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发起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可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国先进文化坚持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不同于封建主义文化,又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突出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尽管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无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本质内容上,所体现的科学性和历史进步性,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坚定文化自信,关键要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客体,而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享有者。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竞争也前所未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的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