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龙家门口的大片蔬菜地,甘蓝种植让他脱贫致富。
初冬,寒意来袭,在重庆市武隆巷口镇广坪村的蔬菜基地里,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再过一些时日,一筐筐绿油油的甘蓝将被装进车厢,运往重庆主城。曾经穷乡僻壤的村落,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一辈子没走出这大山,没想到守着家门口,生活也能越来越好,”张世龙说,蔬菜种植让他鼓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蔬菜种植改写了众多像张世龙这样深山贫困户的命运。而在重庆武隆,除了高山蔬菜,通过草食牲畜、特色林果、乡村旅游拉动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2015年,重庆武隆实现13个乡镇“整乡脱贫”、48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9524万贫困人口脱贫“越线”。12月1日-2日,人民网“精准扶贫看重庆”大型全媒体采访走进第二站——武隆。
重庆市武隆县县长卢红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以巷口镇广坪村为例,武隆采取政府“备菜”,为贫困户提供项目扶持菜单;贫困户“点菜”,贫困户自选脱贫项目;部门“上菜”,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扶持资金和政策的“菜单式”产业精准施策扶贫模式,助力扶贫攻坚。今年,武隆有望再实现19841人脱贫,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
守着“家门口”也能过上好日子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间,驱车10余公里,抵达巷口镇广坪村。农田里,成片成片的甘蓝映入眼帘。41岁的张世龙就住在广坪村1组,2014年,因家中缺乏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他母亲又患上眼疾,花去大量医药费,因病致贫。
乘着广坪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东风,张世龙在自家的5亩地里种植了甘蓝,仅两年时间,他就脱贫致富。进入盛产期后,一亩能产6000多斤,按照1.2元每斤的收购价计算,每亩可实现纯收入6600元。一年下来,可获得3万多的收入。除此之外,他还发展山羊和生猪养殖,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
“现在卖菜都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肩挑背扛,走上2、3个小时拿到集市上去,坐在家门口就有人上门来收购,完全不愁销路,”张世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村子里路修好了,饮水问题也解决了,连电压也比以前稳定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虽然广坪村一直以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收入,但由于缺技术、缺资金、缺规划,广坪村的蔬菜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单打独斗、靠天增收的状态,”被选派到广坪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李小军告诉记者,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在他带领下,引进了武隆县吉园农业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代家坝蔬菜基地为核心带动全村发展,经过两年的持续发展,广坪全村蔬菜产业已经发展到2200亩,主要以越冬甘蓝、小米冬瓜、油麦菜、南瓜、辣椒等品种为主,带动了5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种下经济林 收获“摇钱树”
进入冬季,7月份那般黄灿灿的金银花已不再,在桐梓镇香树村,一大片正在“冬眠”的金银花虽没有盛花期那般妩媚动人,但也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绿色。
2014年,武隆吹响扶贫号角,桐梓镇也迎来发展的好时机,大力发展苗木、花卉、金银花等生态农业。2008年,香树村支部书记刘剑率先种植金银花,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在他的带动下,香树村大部分的村民靠着金银花种植,鼓足了钱袋子。
35岁的邹显茂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邹显茂家住香树村3组,老伴身体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加之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靠着她一人打点零工,完全无法支撑一家人的生计,2011年,她被列入建卡贫困户。
起初,她在刘剑种植的300余亩金银花林里打工,赚点工钱,免费学习剪枝、施肥等种植技术。而后,在刘剑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利用家里12亩土地,也开始了金银花种植。5元一株的金银花苗,政府补贴4元,再加上刘剑的技术帮扶,邹显茂的致富梦很快就实现了。
“现在感觉生活又有奔头了!”邹显茂告诉记者,一亩金银花可产800斤鲜花,按照3元一斤鲜花的收购价来算,可收入近3万元。加之,她还养蜂、养猪,一年收入可达4万余元。目前,桐梓镇400余农户参与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实现年产值600余万元。
旅游助力 惠及9.2万贫困人口
从重庆市武隆县城出发,约莫一个小时后,火炉镇向前村凉水井社映入眼帘,一幢幢两楼一底的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出现在崇山峻岭中。7栋小楼三面围定,宽阔的篮球场地,优雅宁静的大院。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社,如今,却发展成为武隆乡村旅游的典范。
2014年,随着重庆武隆扶贫工作的推进,村民杨东和杨建国联手回乡创业,流转土地,带动全村人致富,并打造院落式楼房。与此同时,该社34家农户也参与到农房改造中,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向前村彻底改变了旧模样。
贫困户杨七兵的家就在其中。杨七兵一家4口人,曾经住在向前村的大山里,得益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杨七兵一家从深山里搬了出来。拿着政府补贴的搬迁费和向亲戚朋友筹集的资金,修建了8个标间、近300平米的楼房,办起了农家乐。因精力有限,他将房屋租给别人,一年租金3万余元。往日种啥吃啥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他也彻底摘掉了“贫困帽”。
“除了打乡村旅游牌,火炉镇还大力推进脆桃、葡萄、李子、牡丹、无花果、郁金香、茶花、果酒酿造、牲畜养殖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火炉镇党委书记谢宇翔告诉记者,不久前,火炉镇组建成立了武隆县花间农业股份合作社,现已经栽植脆桃210亩、蜜李50亩、钙果20亩、无花果20亩。按照生态发展的思路做品牌农业和效益农业,吸引游客就地消费和驻扎消费,进而发展旅游农业。
近年来,重庆武隆通过旅游拉动扶贫,消除了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9.2万余人。据重庆市武隆旅游局副局长李鹏程介绍,目前,武隆在26个乡镇全面铺开了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成功启动了5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已建成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2015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2532户、床位31556张,接待游客3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8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余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1万余人,其中8000人为建卡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