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智慧法院让数据替群众跑腿 浙江“互联网+司法”探索获肯定

发稿时间:2016-11-18 07:17:00 来源: 浙江在线 中国青年网

QQ图片20161117145845.jpg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

   “浙江法院有很多工作走在了中国前列,比如网络司法拍卖、网上法庭,还有最近正在加紧建设的审务云,这些做法都在全国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法院暨网络法治论坛上,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为浙江高院的信息化建设点赞。

33.jpg

智慧法院暨网络法治论坛

  智慧法院: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路

   让人民感受司法公平公正

   当互联网和司法工作结合,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今天举行的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重量级大法官坐而论道,共同分享“互联网+司法”经验。

   会议结束后,许建峰接受了浙江在线的专访。“智慧法院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公正。”许建峰表示,最近几年,中国的司法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我们离科技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直接、间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同时也推动国与国之间司法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的司法的审判现代化。”许建峰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最高法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了这次论坛。

   许建峰向记者介绍,智慧法院包含了网络法院、阳光法院和智能法院三部分。网络法院的作用,是让法院所有的工作业务,以及人民群众的所有诉讼业务都在网上完成;打造阳光法院,就是要让审判执行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都能向人民群众公开;而智能法院,则是司法诉讼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法院都能提供大数据、智能化的支持和决策。

   “通过这三个组合,形成完整的智慧法院体系,使得我们的服务效率更高,让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许建峰说。

  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世界领先

   浙江法院“互联网+”探索示范全国

   近年来,中国在“互联网+司法”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所做的“互联网+司法”探索也是领先的,许建峰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

   目前,全国有3519个法院全部通过法院专网实现有效连接,将近9267个法庭实现有效连通。“数以万计的网络节点,全部在网上工作,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绝对是领先的。”

   同时,中国法院裁判文书公布的量已经达到了2200多万份以上。许建峰表示,这个裁判文书的公布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也是最大的,现在访问量已超过34亿人次,访问人群的范围遍及五大洲、世界各地。

   另外,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积累了9000多万份案件信息,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案件资源库。“利用这些资源库,我们可以服务法官办理案件,同时也可以挖掘案件信息来支持人民群众的诉讼和律师办案。”许建峰说。

   近年来,浙江法院也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打造智慧法院,并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2012年,浙江法院在全国首创网络司法拍卖,在业界引起不小轰动。去年,杭州中院及所辖三家基层法院建设的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又在全国开了先河。如今一年来已受理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侵权等纠纷1.5万余件,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参与诉讼,解决纠纷。

   许建峰也为浙江法院的互联网+司法工作点赞,“浙江的法院有很多工作走在了中国前列,比如说网上司法拍卖、网上法庭,还有最近正在加紧建设的审务云,这些做法都在全国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这也与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创新意识很强的省份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省份地位相衬。”

原标题:智慧法院让数据替群众跑腿 浙江“互联网+司法”探索获肯定
责任编辑:张瑞宇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