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平号和玉兴8号停泊在泰国清盛港口。五年过去了。从岸上可见,两船都已锈迹斑斑。新京报记者 罗婷 摄
10月13日晚,关累港,街边的烧烤摊已经准备收摊。店主介绍,这两年跑船的人少了,生意也远不如以往。
10月14日上午,关累港,没有货物可运,大量货船停靠码头。
空中俯瞰关累港。
10月14日上午,关累港,工人依靠在货物旁休息。数据显示,2015年关累港进出口货运量7.4万吨,比上年下滑了近一半。A14-A15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今年的秋冬之交,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关累港格外安静。
这是澜沧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港口,出了国门,它的下游将改名为湄公河。往年这个季节,关累码头上都是搬运货物的工人。苹果、石榴、大蒜的味道在码头上流动,空气辛辣而芬芳。
如今,二十多艘中国船只停留在此。船长们抽着水烟发着呆,没有货物可运。有的船干脆已遣散了船员,他们回到内地,寻找新的工作。
今年10月,新京报记者先后乘民船、执法船回访湄公河流域。“湄公河血案”五年后,流域已日渐太平。但随着航运的衰落,船员们陷入了新的忧虑。
开航23年,湄公河航道正在迎来史上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船员阴影渐消
枪声渐息,朱安新第二次回到湄公河,还参股买了一艘船,又做船东,又做船长。而他的儿子在泰国结婚生子。朱家期待着新生活的开始。
五年过去,湄公河流域两岸的景致已完全不同。
关累码头下行240公里,就到了当年的“湄公河血案”案发地孟喜岛。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中国商贸船就是在这一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被杀害。
这是金三角的核心地段,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河道宽阔,浅滩遍布。
五年前,糯康集团在此驻扎,在水上建了竹楼。种田打鱼,也“动刀动枪”。
经过这一带,必须放慢速度,不能东张西望,也不能拍照。随时准备停船接受检查。这是当时一条不成文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