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价影响可能存在高估
CPI同比涨幅在今年二季度回落后,于9月份再度回升到1.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1.6%。
在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7.5%,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6.7%,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1%,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
如今,蒜头批发价已经飙升至接近14元/公斤,创6年来的新高。有机构研究发现,相比于肉蛋价格,大蒜对宏观经济变化更敏感,价格弹性更大,可视为一个经济先行指标,通常会先于CPI出现上涨。
在CPI回升之际,“蒜你狠”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也让通胀预期逐渐升温。华创证券债券团队的观点是,蒜价上涨趋势,导致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可能影响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因此,明年的通货膨胀水平可能有超预期反弹的风险。
但是与上述观点略有不同,渣打中国资深经济学家颜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10月食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虽有上升,但环比却在下降,在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以及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情况下,我们预计10月份CPI通胀同比涨幅2.2%。但我们并不认为蒜价对CPI有特殊的影响,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季节性因素。”
与此类似, 中国银行 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蒜价持续的回升会对通胀形成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的影响也不能过度夸大。“因为大蒜价格上涨更多是今年产量较低,而不是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发生改变。而且,大蒜占CPI篮子的权重比较低。”
●机构预期10月CPI重回2区间
虽然业内人士对大蒜价格影响CPI的程度有不同的评判,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多家机构研报发现,对10月CPI同比涨幅超过2%基本成为共识。
除了渣打中国研报预期10月CPI同比涨幅2.2%以外, 招商证券 预计10月食品的环比增速为-1.1%,非食品环比为0.3%,CPI环比为零,同比增速为2.1%,四季度通胀继续上行,逐步接近上半年高点。
交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分析,当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对CPI形成支撑,出现强刺激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小,通胀压力不大,预计10月CPI同比涨幅略高于2%。
“主要受去年低通胀效应影响,另外从经济基本面上看,年底消费者需求将上升。国庆期间的消费也对10月当月CPI会有明显影响。”颜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另外,9月份PPI增速由负转正。 兴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10月煤炭、钢材等价格继续快速上涨,且去年基数低,或令PPI在继上月首次转正以后,继续快速上行至1%左右。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PPI走高或引发企业盈利改善和通胀预期,预计未来一到两个季度PPI将继续走高并很可能超过CPI,在初期,这可能令市场憧憬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但到后期,市场可能转而担忧通胀风险。
尽管10月CPI同比涨幅回升至2%以上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李佩珈认为,2%左右的通胀仍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也不会构成货币政策转向的条件。
“应该说,通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表明前期担心的通缩风险减小。目前货币政策整体还是更关心防风险、去杠杆,既不会太松也不会转紧。”李佩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每经记者 张雯 冯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