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与地面垂直的钢梯。
选择:村里的年轻人
和大部分村庄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莫色雄体代表了勒尔社中渴望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生活的年轻群体。莫色雄体觉得上不上学都无所谓,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现在,莫色雄体后悔了。
辍学后,莫色雄体外出打工。在广东的建筑工地上,莫色雄体一天可以挣170元钱,如果再加三个小时的班,老板会另支付50元。算下来,莫色雄体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挣钱很辛苦,这是莫色雄体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家中生病的父亲和正在上学的妹妹,莫色雄体只想挣更多的钱。今年3月,莫色雄体回家带父亲去宜宾和成都看病,都没检查出病因。这几个月,莫色雄体就在雷波县和昭觉县打打零工。村里修建钢梯,他背钢管上山挣了四五千元。他说:“方便村民的事,我肯定要出力,以后回家也方便些。”
莫色雄体打算过完彝族年后就再出去打工,他想早点攒够钱,到昭觉县城买套房子,以后再把父母接过来,这样无论是看病还是出行,都方便很多。
也有村民出去转了一圈后就不愿再外奔波。今年25岁的吉巴石呷前几年一直在山东打工,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块钱。今年,吉巴石呷回到家乡娶了媳妇。办过喜事后,吉巴石呷打算以后就留在村里。他说,自己没读过两年书,普通话也说不好,在外与人沟通很费劲,而且开销也大,还不如在家养些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