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青海:囊谦草原飞翔着一只只年轻的扶贫攻坚“领头雁”

发稿时间:2016-10-12 16:13:00 来源: 青海日报 中国青年网

  初秋,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已是草色渐黄。行走在茫茫草原、农家院落里、贫困山区里,我们强烈感受到汇集涌动的扶贫力量———发起公益组织、驻村帮扶、创办企业……紧锣密鼓向前推进的扶贫行动里,有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为了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在这片原野之上倾注着汗水,留下了最美的青春英姿。

  爱飞翔志愿者欧金丁桑

  每天一早,位于囊谦县城中心的公益图书馆准点开门迎接读者。90后的欧金丁桑是这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也是当地“爱飞翔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的负责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囊谦人,我深知家乡的孩子们上学不易,考大学更难,一想到那些因贫辍学的孩子和无人照看的老人,我怎么也在办公室坐不住,最后决定辞职创办志愿者协会,发动更多的公益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欧金丁桑说,辞去玉树州上稳定、体面的公务员工作,埋头做起扶贫事业,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协会里有老师、商人,也有公务员,大家每个月会定期募捐一次,或多或少,量力而行,我们拿捐助的款项帮助那些失学儿童、残疾老人。”欧金丁桑介绍,协会发展两年来,从最开始的12人已增加到743人,目前入会人员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创建公益图书馆就想让孩子们能读书、读好书,用教育扶贫改变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这是消除代际贫困的最好方法。”这也是欧金丁桑一直想开办图书馆的目的。

  “爱不是语言,是行动”。写在图书馆墙面上的这句话正是协会追求。两年来,青年志愿者的脚步走遍了囊谦县所有的贫困村落,温暖传递到了每一户困难群众家中。

  香达镇多昌村的尕玛查牙,因父亲患骨癌,母亲双腿瘫痪,初中毕业后面临失学。协会得知这一事情后,立马和尕玛查牙一家取得联系并帮助孩子到玉树州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就读藏语课程,每个月还寄送相应的生活费。“孩子特别喜欢藏语,现在用藏语写的诗已经在很多刊物上发表了,我们也觉得特别欣慰

  在全州范围内,帮助162户因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的家庭;通过对九个乡镇走访调研,筛选出174户特困户,对成绩优秀的孩子1对1进行资助;给县阳光福利院的17位残疾老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的生活费;鼓励并资助10多名残疾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每年金秋开学季,开展助学行动,目前已经在囊谦县助学42位学生……

  爱,为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爱,也让欧金丁桑和一位位志愿者的人生绽放精彩。

  帮扶“第一书记”蒋新军

  蒋新军是光明日报社派到囊谦县香达镇多昌村定点帮扶的“第一书记”,来自北京的他成了村里的“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汉族外来户,语言不通和交通不便成了开展工作的最大难题,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待得住、有帮助。”

  “想要待得住,必须对抗高原病,适应高原气候和饮食;想要有帮助必须要知道我所服务的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深知肩上挑着群众的期待,蒋新军不敢松懈。

  点灯一盏、照亮一片。驻村以来,蒋新军发挥职业优势在香达镇中心寄宿制学校开设“光明新闻班”,培训学生达330多人次,同时筹措15万元资金,组织“光明新闻班”的代表一行15人到北京参观学习。

  “我叫普吾才仁,我为家乡囊谦代言!”“我叫尕桑,我为家乡囊谦代言!”今年六月份《光明日报》的“囊谦专栏”,定期都会有一群“光明新闻班”的孩子向外界推介自己的家乡,而这正是光明日报社教育帮扶的举措,“运用这种方式宣传囊谦文化,也提高囊谦的知名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帮扶就要帮关键,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趟出一条致富的路。”

  坐落在扎曲河畔的多昌村与县中心只有一江之隔,紧靠著名景点乃嘉玛神山,近年来随着骑行和徒步的日趋流行,多昌村成为了必经之路。但蒋新军发现整个路段中并未建设游人休息的场地,最近他正计划着在村口设立游客接待点,提供租车、饮品、食物等服务。

  “蒋书记来到村里以后给我们办了不少实事,帮我们开起了小卖部,现在游客经过家门口,就会有人来买,生意慢慢好起来。”村里的贫困户在蒋新军的指点下当上了小卖部的“店长”,生活开始美好变化。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蒋新军计划将旅游线路上的几个村一一纳入乡村旅游范围,使沿途线路成为生态农业、健身休闲、家庭宾馆的经典线路,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纳入就业范围,并发展农村电商。

  合作社里的

  大学毕业生创业者

  藏秘紫红盐热敷、盐工艺品、刺绣唐卡、藏式墙纸、囊谦黑陶……走进由囊谦县9名本土大学生毕业生联合创业经营的囊谦县澜沧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件件农牧民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整齐地摆放在企业陈列室。

  “囊谦有很多有特色、有市场的手工艺品和特色产品,但由于村庄坐落分散,制作出的工艺品规模小、简包装,市场价格并不好,鉴于此我们成立一个文化传播公司,把合作社里的产品集中在公司,进行再次包装销往市场。”公司负责人桑宝介绍道。

  据介绍,合作社将半成品或原材料以市场价卖给公司,公司对其产品进行包装后销售到市场,同时公司拿出效益的20%,用于合作社的培训经费。

  与已经有两年创业史的桑宝选择的创业项目不同,1994年出生的成林朋措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后,和五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一起创办了“三江源绿色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

  “将原来废弃的秸秆重新利用起来,经过一定的技术加工,生产出牛羊颗粒饲料,为当地农牧民和饲养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饲料,通过农民合作社+农民连锁式带动本县贫困户种植、养殖户提高综合效益。”成林朋措介绍,合作社的成立以科学利用草地和农业资源为前提,增加了新技术在农牧业中的应用,减少了粗放式经营,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促进农牧民增收。

  目前,合作社招用特困户10名,每人月工资3000元。下一步,计划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吸纳约500户1900多人到公司就业,带动增加收入。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香达镇东才西村的尕措还是一名“准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他选择在合作社打工。“利用暑假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能挣100元,这样开学的时候就不愁学费了。”18岁的尕措说。

原标题:青海:囊谦草原飞翔着一只只年轻的扶贫攻坚“领头雁”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