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送儿上前线,妻子送夫去当兵……80多年前,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无数苏区百姓牺牲小家,将至亲送去参加红军,并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史诗——两万五千里长征。
一句“等我回来”,寄托着先辈对革命胜利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有情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长征路上,有英雄慷慨就义的壮举,也有不为人知的凄美的爱情。2016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重新踏上了江西这片热土,追忆漫漫征程上的“血色浪漫”。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珍藏着谢志坚老人捐赠的草鞋。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一双草鞋的故事】
在位于江西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一个展柜内静静地躺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和其他红军穿戴用过的实物不同,这双草鞋几乎还是全新的,编制鞋子的材料也不是一般的草鞋用料,而是柔软舒适的黄麻,每只鞋的鞋面上还顶着一只漂亮的绣球。
但是,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这双草鞋的精美编织工艺,还有它背后藏着的一段爱情故事。
这双草鞋的主人是一名叫谢志坚的老人,他是当年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1934年10月,当时还是个小伙子的谢志坚接到红军大部队命令要连夜离开于都县。得知消息后,他的未婚妻春秀连夜赶制出了这双草鞋送给他。
于都河畔的红军长征渡口。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出发时,谢志坚怀揣着草鞋,依依不舍离开了春秀。在整个长征路上,谢志坚都十分思念春秀,春秀送给他的草鞋,他只穿过两次,一次是过金沙江,一次是过大渡河。
据老人当年回忆,过大渡河时的情况非常危急,自己险些牺牲。但幸运的是,谢志坚并没有牺牲在长征路上,他活了下来。
50年代时,谢志坚回到家乡于都寻找未婚妻春秀,这个时候他才得知,春秀当年已经被国民党军杀害……
纪念馆工作人员得知谢志坚有这样一双草鞋后,也被深深感动,希望他能把草鞋捐赠到纪念馆。一开始老人不愿意,但是在工作人员再三恳求下,他最终还是捐出了这双鞋,还亲手为草鞋绑上了一对绣球。
如今,谢志坚老人已经去世,而这双草鞋以及他与未婚妻春秀间感人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池煜华老人的照片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70年的爱情守望】
池煜华是江西兴国县的一个传奇人物,这位老人是一位苏区红军高级将领的遗孀。因为一直执著地认定丈夫仍活在世上,她苦苦守望了72年之久,直到去世。
池煜华的丈夫李才莲是江西兴国县人,生于1914年,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兴国暴动。1934年10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少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
池煜华是李才莲的童养媳,比李才莲大三岁。面对青梅竹马的丈夫,直到成年后的新婚之夜,池煜华才知道了对方的共产党“高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