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霸王级”寒潮下 暖冬行动联合救助流浪者

发稿时间:2016-01-29 09:2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2016年1月24日,北京西客站附近的桥洞下,几名绿舟志愿者向街头露宿者发放食物和水。本报记者 赵迪/摄

   “大爷,喝口姜汤暖一暖吧”。

   老人睁开眼睛迟疑了一下,还是从盖着3层被子的临时“被窝”里坐了起来,一双粗糙带有冻疮的手捧住牛牛递过来的姜汤碗,连说了几句“谢谢”。

   1月23日,“霸王级”寒潮来袭,全国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那些露宿街头的流浪者是否了解此次寒潮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应对措施?寒潮夜,北京、青海、苏州、广东、江西五地的绿舟应急救援组织,联手发起了一场“让寒夜不冷”的暖冬行动。

   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NGO组织,2014年正式成立,在全国11个省市均有联盟,曾成功参与海南威马逊台风、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等救援。

   1983年出生的牛牛是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的一员,他的本职是公交司机。

   1月23日19点,在北京西站的过街通道中部,牛牛排查时发现了6名流浪汉,他们都窝在临时搭建的“被窝”里一动不动。走到他们身边,牛牛能明显感觉到从通道两端吹进来的寒风,刺透了他那条最厚的秋裤。

   “作为一个老北京人,这是我长这么大遇到的最冷一天,在通道里站了还不到5分钟,我的脚就被冻得麻木了,你说流浪汉在这躺一天得多冷。”牛牛说,自从参加过“7·21”大雨的救援后,就爱上了救援工作,不仅能帮到别人,生活也更有意义。

   让牛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78岁的河南大爷。他躺在用纸盒和发黑的棉被铺成的临时“避风港”里,瞥了一眼抱着棉被和食物的绿舟志愿者又闭上了眼睛。牛牛来到他身边先表明了自己民间志愿者身份,并跟大爷说明了来意,然后倒了一碗热姜汤递了过去。

   出了被窝的大爷虽然穿了两件绿色军大衣,里面还套着3层衣服,但已经开始瑟瑟发抖。牛牛提议将大爷送去救助站躲过最冷寒夜,却遭到拒绝。大爷只选择了队员们带来的面包和一床棉被。

   牛牛在跟他聊家常的时候得知,大爷其实是有家的,子女也希望大爷能回河南老家,但是大爷坚持不回。“回家就不让出来,在大北京当流浪汉都比回村里过得好。”大爷喝了一口冒着热气的姜汤说道。

   跟河南大爷同处一个地下通道的还有5个流浪汉,但没有一人采纳牛牛去救助站的建议。牛牛也不希望违背他们个人的意愿,在劝说失败后还是在他们身边留下了救助站的电话卡片。

   1月23日晚,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出动了一台金杯车,6名队员,主要对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集中活动与露宿的区域进行了排查,希望在夜晚气温达到最低值前将温暖送到流浪者的手中,让他们能熬过寒夜。

   绿舟应急发起人李峰说,救助行动开展之前,他们就已经联系好了北京的救助站,采买了所需的防寒衣物、棉被、面包等救助物品,其中一部分棉被、棉衣都是队员捐助的,他们还带来了在家煮好的姜汤。

   80后的私企员工李兴江也是北京绿舟应急救助队的一名发起人。他说,遇到的流浪者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最年轻的看上去也有50岁,最年长的已经78岁了,他们大都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对救助队的到来一脸茫然还稍有抵触。

   其中一个年纪看上去50岁左右的阿姨对大家的到来非常抵触,她躺在被子里大声嚷道“被骗怕了,我什么都不要,离我远点”。李兴江蹲在她旁边一再强调自己是民间志愿者,提供的食物热水都是免费的,但女子态度非常坚决。他只好留下一些面包,并为她的暖瓶倒满热水后悄悄离开。

   1月24日,李兴江和队友们又进行了一次排查搜救,9个人分成3队,每队一辆车,以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和北京站为中心开展送暖救助行动。在李兴江的车上,还有他的爱人和两个孩子,“我爱人很支持我的工作,不然我也不能干这么多年”。

   李兴江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他发现,很多有专业救助知识的人没有平台施展自己的知识技能,而社会却对专业的应急救援及相关培训有极大的需求,于是倡议成立了应急救助队。

   据悉,为应对极寒天气,深圳救助站启动应急救助机制,无条件接受救助者进站避寒,救助者比平时增加三成,杭州救助站增设床位,开放1000多个避灾点,大连救助站也接入了950人。全国没有因寒潮来袭被冻死的案例。

   此次“让寒夜不冷”行动,绿舟应急队员为北京的26名流浪者送去了棉被和食物,同时联动的五地志愿者共救助了62名露宿人员。

责任编辑:王家沛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