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在哪?
自从上周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全世界都在等待鲍勃·迪伦对获得这一至高荣誉说点什么,无论是欣然接受还是冷酷拒绝,都算是交代。但3天过去了,鲍勃·迪伦照旧一言不发地完成自己的音乐会,然后消失。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他口吻的回应。
在等待鲍勃·迪伦开口前,我们从西班牙《国家报》刊登的关于鲍勃·迪伦的75个小故事里,选择了26个来了解他一生中的片段。无论鲍勃·迪伦对诺贝尔文学奖是什么态度,对他个人以及诺贝尔奖都是一段传奇。
1. 根据罗伯特·谢尔顿(Robert Shelton)写的鲍勃的传记《没有家的方向》( No Direction Home)(1986年,2013年修订版) ,小鲍勃第一次公开表演是在他爸爸的办公室,“3岁的小男孩对着一台可以录音的听写机又说又唱”。
2. 关于他的给自己的艺名的姓氏迪伦(Dylan),有一种说法是鲍勃·迪伦是为了向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致敬。但仅此而已。并没有获得鲍勃本人的确认。另一种说法则流传更广,说鲍勃的第一个艺名的姓氏其实叫做Dillon, 和著名西部片《荒野大镖客》的编剧Matt Dillon 同姓。
3. 关于他的名字,根据他2004年的自传《编年史》,他更喜欢被称作鲍勃 (Bob)而不是鲍比(Bobby), 因为后者容易和好几个歌手混淆。如Bobby Darin, Bobby Rydell, Bobby Vee。
4. 有趣的是,1959年的时候,歌手鲍比·维(Bobby Vee) 曾邀请鲍勃·迪伦到他的乐队担任钢琴手。他俩是在一家叫做红苹果的咖啡馆认识的。那时这位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咖啡馆里做服务生。
5. 鲍勃·迪伦在青春期组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叫The Golden Chords。这支三人乐队配置简单,两把吉他与鼓。鲍勃担任的是节奏吉他。
6.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被鲍勃尊为对他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他在自传中曾这样写道,“要是艺术世界是一只鸡蛋的话,毕加索把鸡蛋一分为二”。
7. 他第一次以鲍勃·迪伦的名字登台演出是在Dinkytown,这是一个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波西米亚城镇。那时,鲍勃还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 他常去的一个咖啡馆叫“十点钟的学者”(The Ten O’Clock Schola),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以鲍勃·迪伦这个名字登台演出。
8. 在纽约格林尼治村住下来之后的几个星期,鲍勃就有了第一份在纽约的合同,是为布鲁斯传奇大师约翰·李·胡克做暖场演出,为期两周。合同的签署日期是1961年4月11日。
9. 1961年的夏天,鲍勃为亨利·贝拉方特(Harry Belafonte)的一首歌演奏口琴。作为进入了录音师里的音乐家,他的酬劳是50美金。
10. 关于鲍勃的第一篇乐评是刊登在《纽约时报》上,时间是1961年9月。当时他担任的是一场民谣演出的开场嘉宾。
11. 1961年他在纽约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只用了两天时间,1961年11月20日和11月22日。其中有三首歌都关于巨大的痛苦“In my time of dying” , “Fixing to die ”, “See that my grave is kept clean”。
12. 鲍勃在纽约时期的一大兴趣就是研究美国南北战争。他读了1861年到1865年之间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他说我的好奇在于,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相同信仰的人民,是如何成为仇敌的。
13. 迪伦借民谣杂志Broadside的创刊号(1962年2月)发表了几首歌曲,其中“Talkin’ John Birch paranoid blues” 是讽刺之作,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他反对共和党的观点。这首歌后来被放进了充满传奇的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
14. 最初,他的专辑统统都是一个人搞定:人声,吉他,口琴。1962年11月14日,他开始与乐队合作。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目录编号是442656,可惜表现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