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时间业已过半,上半年国际战略形势动荡不安、意外频现、惊诧不断,世界及地区秩序主导权角力激烈,西方大国不甘失落、加紧围堵新兴大国,“多事之秋”六大看点引人注目。
一、“伊斯兰国”狗急跳墙,加剧恐怖主义在全球蔓延
一方面,“伊斯兰国”四面出击、到处树敌,招致腹背受敌、处境不妙,其不甘失败、困兽犹斗,并通过大肆发动恐怖袭击来疯狂报复。“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三大战场”均遭多方围剿,其“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遂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不仅在叙利亚、伊拉克的政府军控制区施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且对欧洲及土耳其“趁虚而入”,竭力报复“反恐联盟”成员国,在法国巴黎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地频频得手、制造多起严重恐袭,导致欧洲“谈恐色变”。
另一方面,“伊斯兰国”通过互联网与音视频等大肆对外散布极端主义思想,各地恐怖组织受其鼓动更趋活跃,中东恐怖主义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北非、西非、东非有“博科圣地”、“索马里真主党”等肆虐,美国则有“独狼”接连作案,制造奥兰多同性恋酒吧枪击案等严重恐袭。
此外,阿富汗“塔利班”首领曼苏尔被美军无人机击毙,“阿塔”便以更多恐袭加以报复;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外国使馆区的咖啡馆遭本土极端组织袭击,多名外国人罹难。
展望下半年,由于美国反恐固执“双重标准”,使得大国反恐合作貌合神离、成效不彰,加之有关地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犹存,国际反恐仍“压力山大”。
二、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反体制、反移民、反全球化蔚然成风
金融危机阴霾挥之不去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严重乏力,当局应对危机治标不治本、乏善可陈,致使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大幅缩水、民众不满有增无减。加之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市场竞争水涨船高,发达经济体备感不安,其对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立场明显倒退。在此背景下,西方“民主”政治催生极端思潮,候选人为实现个人野心不惜煽风点火,刻意迎合乃至蓄意利用选民排外情绪,一再对外发难、对当政者与既有权势圈子发起挑战。
欧洲面临来自中东的难民潮的严重冲击,难民的刑事犯罪增多,加之恐怖分子夹杂其中,导致欧盟各国维护安全稳定乃至社会福利“压力山大”,难民因此成为社会问题的“替罪羊”,排外思潮与极右翼势力日渐得势,奥地利大选险些“变天”,法国“国民阵线”影响上升,英国“脱欧”与“反欧盟”民意壮大。
美国总统大选更是“不可思议”,共和党初选完全超乎专家预料,之前普遍不被看好的“土豪”与“奇葩”特朗普竟然一路狂奔、势如破竹,一举赢得共和党提名,一度严重挑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特朗普以所谓“美国优先”为口号,极力鼓吹仇视穆斯林、贸易保护主义和对外推卸国际责任的孤立主义,致使美国盟友深感不安、美国外交前景难料。
展望下半年,民粹主义得势发酵在西方发达国家趋于长期化,美国大选仍充满变数,其选后亦难消停。
三、叙利亚与乌克兰问题久拖不决,大国地缘角逐错综复杂
俄罗斯“逆袭”叙利亚引发中东格局重组。叙利亚问题的日内瓦和谈难产,因为反政府武装与巴沙尔政府严重对立,美国与俄罗斯分歧依旧。叙政府军在俄罗斯参战的支持下不仅遏制住了“伊斯兰国”的蔓延势头,而且在与反政府军的较量中日渐占据上风。美俄军事角力加剧,双方战机在叙利亚上空多次斗法。
土耳其反恐面临严峻挑战,形势迫使“硬汉”埃尔多安总统对外“妥协”,就去年底击落俄罗斯战机一事向另一位“硬汉”普京“道歉”,土俄矛盾有所缓和。由于美国将主要精力转向亚太,对军事打击“伊斯兰国”不够积极,加之“能源独立”使其对中东能源的依赖明显减少,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大不如前,俄罗斯对中东的影响力后来居上。
乌克兰问题俨然成了“烂尾楼”,美欧俄激烈角逐东欧。乌克兰东部地区形势趋缓,但乌、俄矛盾仍然突出,其焦点是双方对乌克里米亚的博弈、以及乌东部地区“自治权”的大小,其背后则是美、俄之间扩张与反扩张的深层次地缘矛盾。
欧俄矛盾有所缓和:一方面,欧盟近期将对俄经济制裁再度延长六个月,直到2017年1月底;另一方面,当前欧盟反恐“压力山大”,俄罗斯便趁机利用军事打击“伊斯兰国”来分化、争取欧盟。法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协调增多,德国外长近来更明言反对北约借口乌克兰问题增兵东欧。
展望下半年,叙利亚与乌克兰问题仍将胶着,并将越来越呈现美、俄之间的幕后乃至台前角力。